关节损伤与自我修复
结合神农有眼的手法和牡蛎桃仁片的关节濡养经验,介绍关节损伤和人体的自我恢复。
关节损伤是生命的常态
我们要清楚一件事情:人从老到小每年都要多次的发生损伤。人受伤是经常的,不仅是大的伤每年都要有,相对大一点的直接造成伤害或运动障碍的这种损伤几乎每年都要发生。小的损伤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作为一个生命系统,它是不停的损伤和不停的修复损伤的过程。人体和其他所有生命体一样,都是在不断的发生一些损伤,也不断的在进行着自我修复。这就是生命的一个经常的现象,可以说是常态。
关节恢复和注意事项
正是因为小的损伤随时出现,大的损伤也经常出现,所以如果一个人想说把一次损伤治好了就绝对没事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对各种损伤的修复要做的工作就是:第一,修复目前的损伤;第二,尽量避免可以预见的一些损伤。
第一,修复目前的损伤
这比较好理解,就是有病治病。患有腰间盘突出,我就帮你把这次的腰间盘突出恢复;膝关节病变,我就帮你膝关节恢复;不管是叫做骨头坏死还是什么名字,我帮你把你髋关节问题恢复。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第二,避免可以预见的损伤
一些膝关节损伤患者找到我或者神农手眼弟子,经过我们的神农手眼循筋正骨手法处理后,身体经络畅通、大筋小筋都归位。患者当时膝关节运动障碍解除,能上台阶能下台阶。我们发现有好多患者在那儿反复的体会,“我能上了”、“我能下了”。反复的去体会,患者很开心。但是这往往让我们很为他担心。如果我们看到都会现场制止这样的行为。
1、避免破坏性测试
有一些运动反复进行后,人体由于疲劳就可能出现损伤。更不要说,刚刚进行大筋小筋的复位就立刻进行反复的破坏性实验,导致损伤出现的概率就更高。想看看这种手法的治疗是否给自己带来了后期稳定的已经治好的测试,患者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
我们需要认识到,手法无论做的怎么好,筋都不可能马上长好。人的好多组织的修复都需要一个过程。在筋骨康复过程中,实际上是以牡蛎桃仁片对软组织进行濡养修复为主,以手法为辅。
有的患者以为病好了想试试,期望困扰了几年的疼痛或者是关节退行性病变能一次就完全彻底好。于是仔细的体会还有哪块有问题。但是这样的做法容易造成新的损伤。这就是可以预见的损伤,应该尽量避免。
2、避免人体自我修复的人为中断
此外,还有一些事情可以预见。比如说因为人体在手法之后会进行自我修复,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会发生一些反应,如知觉恢复性疼痛等等。这些事情出现之后患者如果由于焦虑、紧张、烦燥而对自己损伤的关节进行过度的实验甚至是捶打等等,就会造成破坏性的损伤,导致人体自我修复过程的中断。
关节损伤的不可预测性
还有很多损伤是不能够预见的。比如说,明天谁受伤还是不受伤难以预见。因为有一个动作不对就可能受伤。经常有患者在效果特别好之后问“我以后做动作要注意什么”。有些医生也对患者提出说要避免哪些运动,走路要小心等等,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但是这些注意事项很难做到,而且人体运动损伤是越注意动作细节就越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1、注意不是避免损伤的好办法
人在运动时越小心越注意就越容易受到损伤。
现在智能机器人发展迅速。有些人也把人的运动和大脑计算联系起来把人看作是智能机器人,有一个会计算的大脑来指挥运动。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人做什么动作并不是先从大脑计算的。如果我们考虑拿一个东西需要知道:现在的手在哪里,离东西距离多远,要绕过什么东西,哪个肌肉要用多大的力量,手臂重量是多少,以及手臂的杠杆的力臂等等,认为大脑在计算完这些事情之后才能指挥相应肌肉去做这个动作的话,大脑要累坏了。我们任何人在生活中也不是这样做动作的。
迈步是运动中最简单的动作。人在迈步之前想的别那么复杂。如果想应该先迈左腿还是迈右腿立刻动作就不协调了。这是因为人体的各种日常动作其实并不完全是受大脑有意识地指挥的,许多动作和反应在小脑、神经中枢等的支配下就可以作出。又如,夹筷子时想想手指头怎么用力,想完了之后再完全按照这个思路来指挥手指动作使用筷子,会让这些动作越做越难看、越做越不协调、越做越容易受伤。
2、不刻意去锻炼就是最好的注意
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最好是什么都不注意,只要是你知道自己受伤了,不去刻意的锻炼就是最好的注意了。当人体的很多软组织正处于受伤状况时,动作本身就不那么协调。在这时出现损伤就更成为一个经常的现象,并不是刻意注意就能避免的。
3、恢复过程中再次受伤可能性大
如果损伤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康复,在康复的过程中又受到了新伤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一些外行对关节康复过于乐观地描述,比如有人说“这个膏药贴上就好”,“吃了马上就好,保证好”等等的表达,这些基本上都是外行的话。
为什么说保证好是外行的话?
因为我们明天受不受伤我们都保证不了,怎么能够保证一个受伤的人明天一定好呢?所以这是外行夸大其词才出现的言论。
如果发生了,我们应该避免的是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因为这会进一步损害健康。
不同关节损伤的自我修复期
人体是处于不断的损伤和自我修复的过程。修复损伤是人体的一种本能。修复损伤这个能力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不一样。
1、身体成长发育期
一般而言,在身体成长发育期-从幼年到少年整个时间里,肢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处于最良好状态。不仅是受损伤的部位容易修复,即使是完全健康的骨骼,人体都会不断地对其形状进行改造。正是在这种不断改造过程中人体的骨骼不断的长大,人体的状态也不断的改变。这就是成长发育。
健康情况下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受损伤时自我恢复能力也自然很强。可以说在这个年龄段对关节问题、对肢体的损伤康复,主要以手法为主。用我们的手使大筋小筋归位、筋脉畅通之后,人体自我修复能力就会自动地发挥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用手法来处理解决相关的损伤问题后,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患者的运动功能就可以恢复。可能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手法所表现的作用成为最关键的、最快速的、最根本的方法。
在这时人如果受到损伤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处理,只要让筋脉畅通,大筋小筋都归位,一般的一个月甚至是一个星期都有可能完全康复。
2、青年期
第二个年龄段是青年时期。大体上十八岁到三十多岁。这个年龄段人的成长发育已经停止,人的自我改造能力开始衰退,但是激素各方面都处于巅峰状态。这个年龄段如果这种损伤,不管是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扁平足、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半月板损伤等等,这都是西医的名词,不管发生什么,如果正确的复位之后,一般的患者都很容易康康。在这个阶段人的损伤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恢复的。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也比较好。在这一阶段对一般的损伤还不用“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句话。采用养筋和手法并重,像我们牡蛎桃仁片营养和循筋正骨并重,康复速度也比较快,一般不需要一百天。
3、壮年期
人体进入到壮年,一般三十多岁到六七十岁左右这段时间。
为什么后面的年龄很模糊?这是由于每个人保养的不同,衰退程度不一样。进入壮年以后人的体质其实已经不再那么好了,人的激素分泌也不那么旺盛了。在壮年期表现为人体自我修复能力进一步衰退,但是人体整个的骨骼、肌肉都是比较坚实的,血气也比较稳定,人体的五脏之气也比较好。
在壮年的时候人发生了关节损伤、运动障碍之后,手法就退于其次。手法只是急救的,现场改变了你的运动功能,同时也打通了经络,运动能力恢复加快;但是适当的牡蛎桃仁片这种养筋产品就成为最重要的,就成为远比手法更重要的东西。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单吃养筋产品而不用手法,最后也获得了康复,甚至是完美的康复。
壮年的情况很适合于一句俗话“伤筋动骨一百天”.也就是说采用手法让其运动功能恢复和关节真正康复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距离,那个距离就是筋没有养好。中医说的筋其实在西医的解剖学对应的部位大体为韧带、腱鞘、肌腱等等这些组织或者叫软组织。也就是说没有特殊的意外,刚发生的筋骨损伤一般采用循筋正骨和牡蛎桃仁片并用,一百天左右可以康复。
但这个年龄段有时找到我们的患者并不是新伤,是一些陈旧性损伤。比如说腰间盘突出已经八年了,比如说更长时间的肩周炎等等,患病时间长的陈旧性损伤,又不是“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个概念了。
陈旧性慢性损伤会导致周围组织适应性改变。周围组织的运动功能以及分布状态等等,因为损伤的长期存在而发生了适应性改变,就变成了系统的一种损伤。这相对来说比较顽固。
陈旧性损伤十年的腰椎间盘突出,如果说仅仅解除疼痛恢复一般运动能力,很多情况可以在现场实现。在这一点上手法可能起的作用更大,神农手眼循筋正骨可能很快就能到达这个恢复程度。但是想恢复成同年龄段健康的状态,这个过程就相当缓慢,可以说经常是在半年甚至一年才可能实现这样的目标。
4、衰老阶段
最后一个年龄段我们可以称为衰老的年龄段。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进一步衰退。如果受到了损伤,甚至是新的损伤就可能要几个月才能修复。
人一年之内都要多次受伤。作为一个老年人本身肢体损伤的修复时间就长,自我修复能力差,在很长的自我修复时间里由于肢体运动不便和人进一步衰老,再发生新的损伤同样也是处于难以修复的状态。
第一,人体的筋骨质量不断的下降,衰老修复慢;第二,损伤频繁发生。“人老先老筋”就是对这种现象的一个总结。
从健康维护的角度,对老年人进行这样的软组织保健或者是说叫做关节养护,是长期的。这不是需要不需要,人有没有能力进行关节保养是根本问题。只要有能力进行关节保养,都应该随时随地的进行关节养护,包括像神农手眼的循筋正骨,包括牡蛎桃仁片对关节的养护。
即使是老年人,我们经手的患者,大部分的关节问题都能够得到康复;问题就在于虽然他们得到了康复,但是在康复的过程中出现新的损伤和完全康复之后一两年内再出现损伤的机会特别大。
有些人夸大和保证疗效,说“对老年的损伤保证三个月痊愈”,“贴上膏药就好”这类的,听一听也就是算了。但是我们不要这样讲,听上去特别外行,有失水准。
中医重视关节衰退
从保留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和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都高度注重人体关节衰退的问题。
在《黄帝内经》的开篇之问“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也人将失之也?”,表明肢体运动能力的保养,受到古代医药学家的最高的重视,特别是衰老引发的问题。因为这种现象的发生既普遍又需要长时间维护。甚至是衰老之后抗衰老的过程也是长期的。抗衰老的过程越长说明这个人越长寿。
我们要知道,老年和儿童不一样,儿童说后面还有三十年需要筋骨保健那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老年来说你还有三十年需要对筋骨保健那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现代人的寿命平均来讲比较长。在一个老年人增多的所谓“老龄化”社会里,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不仅是老年人自己的健康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年人的子女和亲属的问题,是一个社会的大问题。
最后,对所有人而言,对关节损伤有正确的认知,有助于健康的维护,同时有助于减少恐慌带来的焦虑。愿更多人生命质量更高一些,生活得更快乐一些。
在最初聂文涛医生用桑黄子恢复并发症后观察到患者血糖随着并发症好转后趋于平稳。于是提出“先健康后血糖平稳的理念”,才是正确的努力方向。
世界已经改变,你还不变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