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灯使用,你get到了么
第一节裂隙灯显微镜
一、基本结构
裂除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包括目镜、投照系统、滑道头位固定装育、工作台等五大部件
二、工作原理
除灯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丁达尔效应”,即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亮的“通路”。据此原理,裂隙灯工作时将具有高亮度的裂隙光(裂隙光源)通过不同的照明方法(即不同的角度)照射眼的被检部位,获得活体透明组织的光学切片,并通过不同放大倍数的双目立体显微镜观察被检眼睛各组织的细节。
裂隙灯显微镜的主体部分是“裂隙灯”和“显微镜”,以下分别介绍两部分的工作原理。
三、检测原理
裂隙灯显微镜可以用来观察眼部各组织的健康状况,由于裂隙灯光线投射方式和被检查部立(组织)不同,实际操作中采用以下几种检查方法:直接焦点照明法、间接照明法、弥散光线照明法、后部反光照明法、镜面反光照明法、角巩膜缘分光照明法、正切法和滤光照明等。
(一)直接焦点照明法
裂隙灯光源发出的光束通过裂隙后,经成像镜、反射镜后直接在显微镜物镜的工作距离上成象。直接焦点照明法是裂隙灯最基本的照射方法,它经演变后形成其他几种照射方法。
1.特点
(1)照明系统与显微镜观察系统的焦点为同一点。
(2)照明系统的照射角度可以变化,但照明系统和观察系统必须拥有共同的焦点。
(3)显微观察系统可改变不同放大倍率(常用10-25倍)来观察检查眼各组织。
(4)改变光源宽度、高度和角度可形成不同的光学切面,可观察到光学平行六面体圆锥光束。
2.方法
(1)宽光照明:采用1.0-1.5mm裂隙宽度的光线照射称为宽光照射。这种照射方法通过用于宏观观察结膜、角膜整体状况及虹膜、晶状体的表面状况,如:容易发现结膜有无炎性反应及其他异常,角膜上皮、基质等有无损伤及其他异常。此外该照射方法可观察接触镜的配适态,
接触镜镜片表面形态、洁净状况。宽光照射在角膜上形成一个较宽视野时的六面体维空间。
(二)间接照明法
间接照明法或称近侧照明法,照明系统与显慢镜观察系统的焦点不是同一个聚焦点。
1.特点
(1)光线聚焦在观察区域的附近。
(2)改变照明系统中光线照射角度可改变观察系统的观察角度。
(3)移动照明系统中的校镜或镜子可以移动裂隙光线。
(4)可依据观察的病变部位调节裂隙宽度。
(5)可利用低到高放大率详细观察眼部组织。
(6)采用高放大率时,可用间接照明法观察角膜上皮背养不良、上皮糜烂、水泡、血管、虹膜血管和出血等。
2.方法;将光线投射在需检查组织的一部分上,利用光线在组织内的分散、屈折和反射去间接照明要观察的目标。常用来检查虹膜组织有无菱缩、判断隆起物是实质性还是囊性、映出级落在角膜缘后的异物、透现房角镜下的小梁网或巩膜带视网膜表面膜的形成等。
(三)弥散光线照明法
1.特点
(1)人射光线与被检眼呈45角度。
(2)裂除宽度调至最大,利用宽照明的光线均匀,
(3)可用弥散滤色片减少光线刺眼
(4)可改变放大倍率
2、方法照明系统以较大角度斜向投射,同时将裂隙开至最大,将灯柱反射镜下的毛玩移人光路,使照明光线柔和均匀。为了避免角膜上的光点响現察,可将裂隙灯灯架右移动。在照相时,用低倍镜取景时,注意使角膜上的反光斑离开要观察的区域。由于经过显微镜后射镜范围受限制。
四、裂隙灯的检查
(一)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程序
裂隙灯检在从外向内基本检查流程是:眼睑一脸缘一睫毛一泪器一泪膜一结膜一结膜囊角膜一角膜巩膜缘一前房一前房角一虹膜一瞳孔一后房一晶状体一玻璃体一视网膜
检查顺序:先右眼后左眼进行,记录检查结果
1、眼睑
目的:观察险裂大小,皮肤松紧度,有无水肿、潮红、溃场、魔烂、肿物、色愁、燥、股假、结节、皮疹,裂伤等。
操作如下:
(1)将裂隙灯弥散片调人光路,用弥散光检查:
(2)裂除灯的光强调为中等,光源角度为45;
(3)显微镜放大信率应调为10倍
(4)检查时可嘱患者闭眼;
(5)检在时间应控制在5-8秒之间。
2.睑缘及睫毛
目的:观察有无睑缘充血、水肿、肥厚、缺损、畸形、内翻、外翻,眼睑缘处有无分泌物、鳞屑、糜烂、溃疡,眼睑缘处有无裂伤,色素、结节、肿物等。同时,可现察有无秃睫和倒睫。
操作如下:
(1)将裂隙灯弥散片调入光路,用弥散光检查
(2)裂隙灯的光强调为中等,光源角度为45;
(3)显微镜放大倍率应调10倍
(4)检查时瞩患者者向正前方看
(5)观察顺序为从鼻侧到颞侧
(6)检查时间应控制在5~8秒
3.泪器
目的:观察上下泪小点有无位置异常,观察泪小点有无闭锁、裂伤、狭窄等;观察泪腺区有无异常,如红肿、压痛、结节、泪腺脱垂等;观察泪囊区有无异常,如压痛、结节、红肿、溃疡、窦道等,另外,压迫泪囊区观察泪小点是否有分泌物溢出。
操作如下:
(1)将裂隙灯弥散片调入光路,用弥散光检查;
(2)裂隙灯的光强调为中等,光源角度为颞侧45;
(3)显微镜放大倍率应调为10倍
(4)叮瞩患者向颞侧看:
(5)观察患者的上泪小点和下泪小点:
(6)检查时间应控制在4~8秒之间,
4.泪膜
目的观察下睑缘处的泪湖线是否连贯或断续状,观察角膜表面泪膜的完整黏稠性,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等。
操作如下:
(1)将裂隙灯弥散光片调入光路,用弥散光检查:
(2)裂隙灯的光强调为中等,光源角度为颞侧45;
(3显微镜放大倍率应调为10倍;
(4可瞩患者向前看
(5)观察患者泪膜的完整性,观察泪膜破裂时间:
(6)检查时间应控制在8-18秒之间。
注意:观察泪膜破裂时间:叮骗患者用力眨一次眼后开始计时,直到泪膜破裂或再次瞬目为止。
5.结膜
目的:结膜分为脸结膜、球结膜、穹隆结膜。通过裂的灯观察验结膜的色泽、透明度及其下的血管和脸板腺:观察险结膜有无充血及充血的程度,有无囊肿、乳头增生(大小及部位)滤泡形成、结膜结石、异物、结膜疲痕:观察球结膜及穹隆结膜有无充血,正确区分结膜充血、睫状充血和混合性充血;观察有无水肿、结膜下出血和血管瘤等,观察是否有结膜色素痣、睑裂斑、结膜裂伤,结膜上皮是否干燥、有否干燥斑,有否结膜肿物、结膜增生、翼状胬肉形成,结膜囊内有无分泌物以及分泌物的量和性质等。
操作如下:
(1)先把裂隙灯调为弥散光,看一下脸结膜的整体情况,然后再将裂院灯的灯光调为裂隙光从患者鼻侧到颞侧细致检查1~2遍(脸结膜需翻转上险才能看清);
(2)裂隙灯的光强调为中等,光源角度为45;
(3)显微镜放大倍率应调为10x~16x;
(4)检查上睑结膜时嘱患者向下看,检查下脸结膜时嘱患者向上看:
(5)翻眼皮时注意手法,如怀疑有充血、乳头或滤泡应放大倍事观察;
(6)检查时间应控制在8~14秒之间
6.角膜
目的:观察角膜的大小、整体形态年(如、有无小角膜、圆锥角膜等);观察角膜中央区及周边部厚度、角膜内神经纤维;现察有无新生血管以及新生血管的范围,深度;观察察角膜有无上皮表层缺损、魔烂、浸调、淡疡、云路、斑翳、白斑、角膜厚壁沉着物、角膜异物、角膜压痕等。
操作如下:
(1)把裂隙灯调为裂隙光;
(2)裂隙灯的亮度调为中等:
(3)调整裂隙灯光源的角度、宽度
(4)检查顺序为从患者的鼻侧到颞侧,从角膜上皮层到角膜的基本厚度;
(5)检查时应不时叮瞩患者眨眼,以便观察患者泪膜情况:
(6)检查时间应控制在10-20秒之间。
7、前房
目的:观察前房的有无、深浅(正常前房深度中央区3.0m左右);观察房角宽窄及有无房角粘连;观察房水有无混浊,前房有无异物、色素、结晶、积血、积脓,玻璃体是否嵌入前房等。
操作如下:可调至点状光源,观察有无房水闪辉。
8.虹膜和瞳孔
目的:观察虹膜的色样、纹理、致密度,观察是否有虹膜色素异常、纹理不清、部分及全部缺损、裂伤、穿孔。观察有无虹膜震颤、前粘连、后粘连,观察虹膜上是否嵌顿异物、虹膜表面有否结节和色索斑,有无虹膜囊肿、虹膜膨隆;观察是否有虹膜疱疹、充血、肿胀、新生血管、渗出物、脱色素、萎缩等;观察瞳孔大小、形态、位置、两眼的对称性,是否圆形、对光反射是否正常、是否有后粘连、变形、移位;观察脏孔有无裂伤、结节(包括观察瞳孔缘结节的大小、形态、透明度、数量和分布)。
操作如下:
(1)光源角度为颞侧45%,显微镜放大倍率应调为10倍:
(2)将裂院光聚焦在虹膜上,先选择弥散光观察虹服整体情况,再调窄裂缘观察具体细节;
(3)调节裂除的强度观察瞳孔在光照下的反应,
(4)检查时叮嘱患者向前看;
(5)观察患者红联形状强光刺激曈孔看是否有收缩,
(6)检查时间约3-8秒。
9.晶状体
目的:观察晶状体的位置、形态、各部分透明度,晶状体前囊有无色素沉着物等;观察晶状体前囊、后囊和成人核有无密度增高、空泡、混浊改变及其程度。
操作如下:
(I)检查时把裂隙灯灯调为裂隙光,裂隙灯的光强应调为高度;
(2)显微镜放大倍率应从低倍到高倍训整:
(3)裂隙灯光源的角度10~-裂隙灯裂隙的宽度2mm.裂隙灯取窄光源,对准瞳孔区、将焦距对准晶状体扫描瞳孔区观察品体情况:
(4)检查时叮嘱患者向前看:
(5)检查时间约9~15秒。
五、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检查仪器各操纵钮、开关及杆的置,确保可正常使用。
(2)检查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及检查目的设置仪器
(3)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对,以便发现可题解决问题,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
值班小编:徐林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