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女子手无寸铁保全城,积阴德后代繁盛成望
“望保全此城,若必屠杀,则我家愿与城俱亡,不愿独生。”
——练氏夫人
练氏夫人像
唐天祜年间(~),章仔钧撰“时论三策”献给闽王王审知,得到王的赏识,任为西北行营招讨使,配给步兵人,屯守浦城西岩山。
有一次,唐将卢某托言借路经过山下,到时却忽然擂鼓攻打营垒,包围营盘。章派边镐、王建封两名校兵往建州求援,两校兵因雨延误时间,按军法应当处斩。练夫人出面劝阻说:“形势危急,正是用人之时,怎好杀壮士?”于是,仔钧释放了两名校兵。后来,边镐和王建封投靠南唐。
南唐保大一年(),闽国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殷。次年,福州朱文进杀王延曦,自立为闽王。
不久,王氏旧部又杀朱文进,迎王延政入福州为闽王,改殷国为闽国,国都仍设在建州。此时南唐乘王延政入福州之机,派兵进攻建州。以大将查文微为元帅,命王建封为先锋、边镐接应,并下令城破之日要将建州百姓杀尽。
王、边二将听说章仔钧死后、练氏夫人迁居建州。此时建州危在旦夕,当设法保全昔日恩人生命财产安全。遂备金银财帛、解甲步行到练氏夫人家拜谢,并授白旗告夫人曰:“吾辈曾蒙夫人恩活,岂敢忘报。现唐兵将屠灭建州百姓,请植旗于门为号,当保全之。”
夫人尽还金帛和白旗曰:“建州城中居民六、七万人,只有极少数是你们的敌人,君等若记旧德,望保全此城。若必屠杀,则我家愿与城俱亡,不愿独生。”二将闻言,深受感动,遂令收回白旗,并告全城居民以植杨柳为记,当可保全。夫人令子孙家人连夜遍告州民。
第二天,南唐大军进城,家家门前遍插杨柳,兵卒均不敢犯。结果只杀了36个顽抗的将士,并在城外大州放了一把火,报称“火烧一大州,杀了36条街人”。全城百姓安然无恙。建州人民感念练氏夫人全城大德。
逝世年(后周广顺二年),练氏夫人病逝,建州全城举哀,破例葬于州署之后,尊为“芝城之母”。并在城西建“全城祠”,春、秋崇祀。
在夫人辞世后,破历代城治不许建墓禁例,将练氏夫人墓建于州署后衙(今工人文化宫前),并题碑曰“全城众母”。每届清明节家家户户门前遍插杨柳,以志纪念,至今千年,不少人仍保留这一习俗。
皇帝授封垂名千史
章仔钧在世时,唐王朝累封为检校太傅,金紫光禄大夫,武宁郡开国伯;练夫人受封渤海郡君。
宋庆历五年,朝廷追封章仔钧为瑯琊王,练夫人为越国夫人。
大明成祖文皇帝御制练氏阴德传诗曰:
曾将厚德结人心,岂料酿成报德深;肯使一身同日死,全城宁与卻黄金。
又曰:积德由来报在天,子孙荣显自延绵;一门积庆皆阴德,千古犹传练氏贤。
清乾隆十年(),为夫人墓碑题为“宋封太傅琅琊王唐金紫光禄大夫武宁伯讳仔钧元配封越国夫人练太夫人之墓”。
光绪丁丑年(年)浙江金华章卓标撰修祠记,题为“清敕封保康灵后渤海郡夫人”。
练夫人“以一人生死,救全城百姓”载入史册,成为千古佳话,其事迹不仅收录在沈括的《梦溪笔谈》、清代吴任臣编著的《十国春秋》。
而且在司马光的《涑水记闻(卷九)》中也有详尽描写:“章郇公得象之高祖,建州人,仕王氏为刺史,号章太傅。其夫人练氏知识过人。太傅尝出兵,有二将后期,欲斩之,夫人置酒,饰美姬进之,太傅欢甚,迨夜饮醉,夫人密摘二将使去。二将奔南唐,将兵攻建州,破之。时太傅已卒,夫人居建州,二将遣使厚以金帛遗夫人,且以一白旗授之,曰:“吾将屠此城,夫人植旗于门,吾以戒士卒勿犯也。”夫人返其金帛,并旗弗受,曰:“君幸思旧德,愿全此城之人;必欲屠之,吾家与众俱死耳,不愿独生。”二将感其言,遂止不屠。太傅十三子,其八子夫人所生也,及宋兴,子孙及第至达官者甚众;余五房子孙无及第者,惟章衡状元及第,其父亦八房子孙继五房耳。”
祖辈积德泽及子孙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承负”之说,祖上的善恶会报应于后世子孙身上,古人所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并非“迷信”,乃金科玉律,章氏家族后世的兴盛便应验了“祖上积德”这句话。
唐朝以前的章氏并非显赫的著姓,但自章仔钧开始子孙繁盛,宋代达到鼎盛,蔚然成为大江南北望族。
其后近千年,粗略统计全族有进士多位,仅《浦城县志》记载的浦城章氏一门出过进士25人,状元2人、宰相3人、尚书5人、检校尚书4人。
七世孙章得象,宋咸平五年进士,德才兼备而受重用,庆历年间在相位8年,是北宋当宰相的第一个福建人。章惇[dūn]、章楶[jié]、章衡等,元末明初的章溢、清代章学诚以及人们熟知的章太炎,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章氏后人也把自己家族的兴盛归因于练氏夫人的“阴德”。纵观章氏各族谱的序文所言,最多的当然是练夫人“全城”的佳话,他们都感激夫人的“阴德”使得章氏后裔兴旺发达,为缅怀练夫人的高尚品德,后人将章氏祠堂上原来的“敦睦堂”更名为“全城堂”并一直沿用至今。
千年古墓毁于文*革
练氏夫人墓位于建瓯市城关芝山(今为工人文化宫)土坡上。基坐北朝南,外观原为砖构拱形坟匠。墓室据传系铁链悬棺,墓前有古柏1株、碑亭1座,亭额题有“芝城众母”四字。
《建瓯县志·卷七·名胜》载:“章仔钧练氏夫人墓,旧府署后芝山。”又曰:“墓在建宁府署大堂后。清光绪三十一年(年)大火延烧庐舍数千,府署同归于尽,而夫人墓固无恙也。”夫人墓居然能在大火中奇迹幸存,芝城百姓更加敬畏如神。
然而在“文*革”之时,夫人墓却惨遭挖掘,眼见城母千年古墓遭损毁,全城百姓敢怒不敢言。老人们深知掘护城母古墓如掘芝城人祖坟,作孽深重,忧心忡忡。
昔护城母救全城百姓,积阴德荣显子孙;今芝城人毁恩母古墓,恐损阴德殃及后代。时年水南古塔、千年古刹光孝寺都未能幸免,更何况城母之墓乎?
芝城人传统信仰自此全面崩溃,时至今日,吃喝嫖赌毒之风蔚然,各种乱象频发,芝城遗老之忧成现实。
新生
年,建瓯人民又在原墓址附近新铸练氏夫人铜像一座。练氏夫人铜像的重新铸就,预示着练氏夫人为救他人性命,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无私精神将继续被芝城人传承,芝城人的新生就是信仰的新生,正信不灭、精神不灭!
练氏夫人铜像版权声明
除特别注明均来源网络。我们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长按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