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子有方七宝宝吃手指怎么办防止宝宝
这个妈妈其实不要过度担心,对于2~3个月的宝宝来说,吃手标志着宝宝的心理发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手指功能的分化和初期的手眼协调阶段,这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家长应该为他高兴才对呢!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吃手活动是婴儿期获得满足的最佳、最主要途径。
据了解,宝宝大概三个月开始就会开发出自己的小手,以此作为新的游戏伙伴了。
吸吮手指绝大多数是宝宝在自我安抚,也是很多宝宝发育中必然经历的过程。为了防止手指受损,可诱导宝宝吸吮安抚奶嘴。因安抚奶嘴外面的椭圆形薄片,可预防或减轻牙龈和嘴唇变形,也比较卫生。
?这个阶段,宝宝即将长出小牙齿,所以会开始流口水,当流出口水渐渐多起来之后,嘴唇四周还会长出红色的小点点,不用担心,那是「口水疹」,一般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护理,多擦擦口水保持干燥就可以了。这种情况待到口水不再流了或是皮肤已经适应了这个湿度之后就会自行恢复。
因此在这个阶段把自己的这个新的小伙伴放到小嘴里吮吸,成为了一个乐趣是再正常不过了,更何况这是他最唾手可得的小伙伴,更是不能放过了。
这个小手是孩子与探索世界的心相连的载体,如果刻意要“切断”这个“枢纽”,那会对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长小牙的初期,宝宝的牙床有点不舒适,甚至慢慢会痒,疼。有的宝宝特别敏感自己的身体变化,他就会不自觉的做出一些对自己舒服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宝宝会一天到晚吃小手,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的另一个原因。
防止宝宝吃手要预防宝宝过分吸吮手指,最好在婴儿期就开始行动,如下7个方法都值得重点借鉴:
妈妈在哺喂宝宝时,心境要保持平和,不急不躁,以免给宝宝造成压力。
在哺喂宝宝时,要注意不能只给宝宝营养,还要提供足够的关爱和温暖,而母乳喂养无疑是最佳选择。
如果是人工喂养,奶嘴开口的大小要适中,不可太大,以有效控制奶液的流速,要让婴儿有足够的时间来满足吸吮的需要。
多陪陪宝宝,利用空闲时间多和他谈话、唱儿歌、玩积木或看图书等,让宝宝在游戏活动中忘记吮手指。
在宝宝睡醒后,不要让他单独留在床上太久,以免宝宝感到无聊而把手放进嘴里,进而养成吸吮手指的习惯。
如果宝宝已经出现喜欢吸吮手指的倾向,那么要尽可能及时地把他的手指轻轻从嘴里拿出来,并用玩具或其他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
在宝宝刚有吸吮手指的倾向时,把衣袖拉长遮盖着手指也是可行的措施。
当然,通过在手指上涂上苦、辣味的药使宝宝放弃吮手指的方法,也不是不可行,但是要特别留神,因为很多外用药物是不能舔食的,因此要特别小心,以免发生意外。
如果家中的宝宝已经有过度吸吮手指的倾向,那又该如何帮助他去戒除呢?
三大妙招用生动表情来纠正在和宝宝进行沟通时,
注意要使用孩子所能够理解的表情、姿势和语言。当宝宝开始出现不好的行为时,要用比较严厉的语气、表情和手势来矫正宝宝的行为。例如对宝宝说:"不可以把手手放进嘴巴!"同时还可做出摇手或摇头的动作,以表示这是不好的行为。
多给宝宝玩具多让宝宝用手去拉、扯玩具,例如悬吊玩具、手摇铃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宝宝的手部能力,还可以转移她的小手对嘴巴的注意力。慢慢的,他会自然而然地明白,手不是只能放进嘴里,还可以拿、抓、扯,而且做这些动作会比吸吮手指来得更有成就感,于是慢慢就会减少将手放在嘴里的动作。
提升认知能力让宝宝多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东西,
比如看看花、树、车子,同时跟他说说话。一方面可以带着宝宝牙牙学语,另一方面也能让宝宝多接受周围事物的刺激,增加他对其他方面的注意力,以免有事没事只想着去吸吮手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