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恢复,你开始了吗
产后恢复,你开始了吗
爱漂亮是女人的天性。生完宝宝后的你是不是第一时间就想起了自己的身材问题?“一旦有了娃,身材是路人。”的说法有没有让你感到手足无措?别怕,只要注意这四个部位,你仍然可以成为一名回头率超高的辣妈!
第一部位:乳房
母乳喂养让乳房恢复更快更好。有些人认为,是母乳喂养让自己的乳房变得松弛下垂,事实却恰好相反。实践证明,母乳喂养能增进乳房的恢复,但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式。
什么样的母乳喂养姿式才是正确的呢?
1.不要让婴儿太过贴近胸部,当他位于正确的位置,而开始吸吮时,会发现他的太阳穴与耳朵微微地颤动。如果婴儿的位置很正确,就不会觉得乳头肿痛。
2.在自己胸部下方,用一只手平贴在肋骨上,支持自己的胸部。要避免压迫到胸部顶端,由于这样极可能会使乳头的方向改变,从而使乳腺阻塞。
3.每到下一次哺乳,都要换不同的乳房来哺养。在不同的时间哺乳婴儿时,给它吸吮不同的乳房,有助于避免一边的胸部遭到太大的压力。
4.哺乳之前,在胸部撒一些温水,有助于乳汁的分泌。如此婴儿就不需要费力地从坚固而疼痛的乳头吸吮乳汁。
5.假设乳房变硬,可以用手把奶挤出,以方便婴儿吸吮。
6.哺乳后,用冰冷的毛巾擦拭乳房,可以收缩血管,下降乳房肿胀的程度。
7.轻轻地挤压肿胀的乳头,这是个简单好用的好方法。
8.戴适合的胸罩可以使胸部感到舒服。
第二部位:骨盆肌肉
早运动、多运动,恢复骨盆肌肉强健。在怀孕期间,骨盆会支持胎儿、胎盘,和扩大的子宫内一些额外液体的重量。分娩过后,这些肌肉会极度扩大而脆弱,因此,要使它们恢复强健的状态,就要尽量运动这些肌肉。
有些女性裂伤或会阴切开术后,会担心紧缩这些肌肉会致使疼痛的产生。其实这类担心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当用力紧缩并放松这些肌肉的时候,可增强此处的血液循环,并增进愈合进程。当运动时,对这些伤口并不会造成任何伤害,因此最好尽快地展开运动。
第三个部位:子宫
恶露异常要重视!当孕育了10个月的胎儿从母体娩出的那一刻起,小宝宝就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可是妈妈体内的那个小房子—子宫,却不会一下子就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分娩以后,随着胎盘的排出,子宫的大小与重量也会逐步变回到原来的状态。但是,这个进程大约需要6周的时间。
当子宫恢复的时候,子宫内部不需要的东西会排出。这些排泄物称为恶露,大约延续周。最初,是由胎盘处排出红色的血来,过了几天便呈褐色,过了数周以后,则呈黄色。色彩的转变是不可预期的,由于在这期间,血的流失会有所变化。最常见的是小小的血凝块。一般的恶露不会有恶臭。如果发现凝块很大,持续性的流失或极端的流失,或产生恶臭,必须把这种情况告知助产士或医生。这意味着子宫内部遭到了感染,应当接受医治。
要想子宫很好地恢复,产妇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
1.产后要及时排尿。这样才能不使膀胱过胀或常常处于膨胀状态。
2.产褥期应避免长时间卧位。产后小时,产妇在疲劳消除后可以坐起来,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动,这样有利于身体生理功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卧床休息时尽可能采取左卧或右卧的姿式,避免仰卧,以防子宫后倾;如果子宫已向后倾屈,应做膝胸卧位来纠正。
3.产后应当哺乳。母乳喂养不但非常有益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而且宝宝的吮吸刺激会反射性地引发子宫收缩,从而增进子宫复原。
4.注意阴部卫生。产后要注意阴部卫生,以避免引发生殖道炎症,进一步影响子宫的恢复。
第四部位:阴道及盆底组织
由于怀孕的原因,不可避免的是外阴、阴道及盆底组织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下面逐一来说明其变化与恢复。
1.外阴的变化与恢复
分娩后,可引发外阴轻度的水肿,2~3周内自行消失。如果注意局部清洁和护理,会阴部的轻度裂伤或会阴的切口,一般都能在天内愈合。如果会阴重度裂伤或伤口感染,切口裂开会增加产妇的痛苦,需要2周乃至1个月后方可康复。
2.阴道的变化与恢复
分娩时,由于胎儿通过阴道,阴道壁被撑开,会出现肿胀并有许多细小的伤口,分娩后天排尿时感到刺痛,1周后恢复。一般情况下,扩大了的阴道产后1天就能缩紧。
分娩后,阴道扩大,阴道壁肌肉松弛,张力减低。阴道黏膜皱襞由于分娩时过度伸张而消失。产褥期内,阴道肌张力逐步恢复,但不能完全到达孕前水平。黏膜皱襞大约在产后3周左右开始重新出现。
3.盆底组织的变化与恢复
产后盆底肌肉及其筋膜由于扩大而失去弹力,而且常有部份肌纤维断裂。产后如果能够坚持运动,盆底肌肉可以恢复至接近孕前状态,否则就不能恢复原状。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会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