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电梯咬手”事件,谈孩子如何安全乘

从成都“电梯咬手”事件,谈孩子如何安全乘 前几日,成都某商场出现了“电梯咬手”事件,孩子的左手陷入了梯级和扶手之间的缝隙间拔不出来,直到拖了三四米,才把手拔出来,孩子的手一直在滴血,整个手掌血肉模糊。从妈妈医院出院病情证明书上看到,亮亮左拇指,中指,环指,手掌皮肤裂伤。郭女士说,孩子才三岁多,这次并没有伤到骨头,是不幸中的万幸,只待两周后拆线。电梯事故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其中受伤害的大部分是儿童,有的孩子留下了终身残疾,有的甚至付出了稚嫩的生命。究其主因只有两点,一是电梯质量问题,二是儿童乘坐电梯时不当行为。但不管什么原因,孩子受伤是家长最不想看到的状况,所以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电梯究竟是如何伤人的?电梯的哪些部位容易伤人?你在乘梯时是否也有不良习惯?如何乘坐电梯才更安全?一旦发生电梯事故,应该如何应对?父母又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扶梯的哪些位置容易伤人?一是电梯梯级和围裙板缝隙处,“咬到”就骨折。此处空隙尽管小,却是扶梯最具杀伤力的地方。按照有关规范,围裙板与梯级、踏板间任何一侧的水平间隙不应大于4mm,而孩子手指有7~8mm粗,手臂更粗,被夹进缝隙中是由于围裙板静止而梯级在运动,就会产生冲力将孩子的手指甚至手臂带入缝隙。特别是有些孩子乘扶梯时喜欢将脚靠在围裙板上,若不慎将鞋尖、鞋带或裤边卷入缝隙,就会将脚也带进去,一旦被卷进夹住,就免不了受伤。二是扶手末端,易夹伤手。部分商场扶梯的扶手与墙壁的缝隙很小。如果乘电梯忘记松手或松手过慢,手会顺着传送带整个被夹住。三是出入口的梳齿部分。正常情况下的扶梯,梳齿部分会有一个弧度,使得脚或衣物不会随电梯运行而卷入其中。但有些不合格的设备,梳齿会出现缺损,间隙会有一些偏差。四是上行电梯与顶部交错处,碰到即伤。如果乘电梯时探头探身张望,身体部位就很容易卡在电梯与顶部的交错处而受伤。有些硬材质的提示标牌,会成为扶梯“咬人”的帮凶。五是扶梯踏板与传送带夹角处,易夹伤脚。安全起见,切记要踩在黄线以内。乘坐升降梯,这些举动很危险许多小孩子在楼道里玩耍的时候都会去反复按电梯按钮,有些成人在等电梯时也喜欢反复按动上行或下行按钮,还有人会倚靠在门上暂时休息,有的则会拍打梯门。殊不知反复按按钮会造成电梯误停、按钮失灵,而倚靠、手推、撞击、撬门会影响层门开启或因层门误开不留神而坠入井道。用手脚挡电梯门,这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许多人为了不等下一趟,就用手或脚去挡电梯门,直梯门遇到阻挡后会重新开启,但这也非常危险的举动。因为电梯门的感应是有盲区的,这个盲区并没有国家标准。挡门的位置处于盲区时,门不会弹开,如果电梯认为自己已经关好了门,自动上下行,后果不堪设想。不慎将硬币、果皮等东西落入电梯门和井道的缝隙中也是有隐患的,应立即告知电梯专业人员协助处理。电梯运行过程中,乘客不要用手扒电梯门,一旦扒开门缝,电梯会紧急制动,乘客将被困其中。垂直电梯门扇间隙也很容易出现咬人现象,因为门扇之间及门扇与立柱会有不大于10毫米的间隙,对成年人影响较小,但儿童手指较细,极易被夹。电梯,是工具不是玩具很多孩子,特别是男孩,总是喜欢在电梯上“逆向而行”。大型商场、地铁站内运转不息的自动扶梯,往往成为他们的大型玩具,如果几个孩子在一起,他们会上上下下追逐不停。实际上,在这些大型的自动扶梯上逆向奔跑、追逐打闹甚至攀爬,是非常危险的,上海曾经就有一个5岁的孩子,因攀爬超市的自动扶梯导致高空坠落,当场死亡。在住宅小区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家长抱着小龄的孩子在电梯边不停地按电梯按钮玩,如果不让玩,宝宝就哭闹。两三岁的孩子对电梯的兴趣更是有增无减,这些孩子自己已经能摸到电梯的按钮开关了,受好奇心驱使,他们也喜欢去按电梯按钮,电梯开门关门给他们带来莫大的成就感和无穷的乐趣。让孩子动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切身体会身边一些工具的用途是非常好的实践过程,但家长要加以引导,让孩子正确使用电梯,一定要让他们知道,电梯是工具,而不是玩具。对于乘电梯来说,家长首先要做到对环境的观察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明确告诉孩子什么不可以做。其实在自动扶梯处,普遍都设有各种版本的警示标识,公共场所的警示标识是否起到作用,某种程度上来说,取决于社会、学校和家庭对这些标识的认知态度是否认真,是否经常将这些标识的真正含义传达给孩子。要记住,孩子的行为取决于你的态度。Tips1:儿童乘坐扶梯“十不要”1、不要在乘扶梯时玩手机和平板电脑。2、乘扶梯要有家长看护,家长最好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身体前方。在北京4号线地铁扶梯事故中,来自武汉的一位爸爸牵着女儿的手站在扶梯上,在发现逆行后,赶忙将孩子高高举起避开了危险。3、不要踩在黄色安全警示线以及两个梯级相连的部位,更不要在扶梯上走或跑,以免摔倒或跌落扶梯发生危险。4、不要将鞋及衣物触及扶梯挡板。如果出现危急情况,在电梯进口处靠近地面的地方有一个红色按钮,可以按一下这个按钮,电梯会停住。5、不要在扶梯进出口逗留,不要在扶梯上来回跑,不要踢扶梯带板。6、不能将头部、四肢伸出扶手装置以外。7、不要蹲坐在梯级踏板上,随身携带手提袋等不要放在梯级踏板或手扶带上,以防滚落伤人。8、不要携带过大的行李箱、轮椅、携带婴儿车、手推车或其他大件物品,而应使用升降式的无障碍电梯。9、不要将手放入梯级与围裙板的间隙内。10、不要逆行、攀爬、玩耍、倚靠或争先恐后,要与前面的人保持2-3个台阶的距离。不能背对着电梯,也不能坐在梯级上,更不能逆向在电梯上奔跑。Tips2:儿童乘坐升降电梯“五不要”1、不要让孩子单独乘电梯。2、不要随便去按垂直电梯旁边的按钮。3、不要在电梯里跑跳纵跃。4、不要将手放在垂直电梯门旁,防止电梯门开启时,挤伤手指。5、不要随意触摸,出入轿门时不要故意迟缓,小心被电梯门夹住。点击“阅读原文”







































小孩白癜风早期症状
白癜风是怎么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vo.com/slszj/96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