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四个早期症状提醒你
4月11日是第25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变性疾病。
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提到帕金森病,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抖”,专业术语叫“震颤”,此外运动迟缓、冻结步态等症状的知晓率也很高。但除了这些典型症状外,一些非运动症状也是帕金森病的信号,其中包括嗅觉障碍、睡眠障碍、便秘、抑郁、焦虑、直立性低血压等,还有莫名其妙突然出汗,而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
“这些非运动症状会大大增加帕金森病患者的残疾风险,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国家级名老中医、河南中医院医院名誉院长马云枝教授说。
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李青介绍说,从临床来看,患者的年轻化趋势加剧。她曾经接诊过一位患者,还没到30岁,总是感到疲乏、走路累。检查后发现居然肌张力偏高,原来他得了帕金森病。
河南中医院医院院长王新志教授说,在治疗上宜中西并用,积极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早期单纯运用中药治疗,可减轻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延迟应用西药的时间;疾病中晚期(发病5~10年)宜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轻西药不良反应,弥补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减退、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等诸多副作用。
在门诊上,马云枝教授遇到不少患者因为手抖,就怀疑自己得了帕金森病。
马云枝教授就此提醒,虽然约70%的帕金森病患者以震颤为首发症状,但帕金森病的震颤是静止性的,即静止时手抖症状较为明显,运动时症状减轻或停止,精神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所以,如果有些患者出现手抖的症状,不一定是帕金森病。
四个早期症可能是帕金森病王大爷今年60多岁,前两年他在家做饭时经常把饭菜烧煳,家人赶紧提醒他,可他自己却一点儿都闻不到。他以为是自己年纪大了,鼻子不灵了也就没在意。可前不久,他发现自己的手也不灵活了,写字越来越小。医院检查,原来王大爷患上了帕金森病,而且已经好几年了。
河南中医院医院院长王新志教授介绍,帕金森病早期又被称为危险症状期,但有些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常因诊断错误导致不能及时治疗,4个早期症状有可能是帕金森病。
1.感觉障碍。帕金森病人最早期是嗅觉减退,自主神经出现问题,表现有便秘、尿潴留、尿频、尿急、出汗多、皮脂腺分泌过多或持续性低血压。
2.睡眠障碍。失眠是帕金森病患者最主要的早期症状,可分为睡眠间断和入睡困难两类,睡眠间断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3.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病。病人感觉在大腿深部有疼、痒、麻等不适感,这些症状容易在晚上出现。
4.精神症状。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抑郁的表现,包括淡漠、幻觉、妄想,轻的可以诊断为轻度认知功能下降,重的就可以诊断为痴呆。
面对帕金森病患
家人应这样做
家人得了帕金森病,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李青说,因为患帕金森病后生活会遇到障碍,许多患者得知自己患有此病后,落差感巨大,孤独感和挫败感也会随之涌现,害怕自己被当做麻烦和累赘,从而拒绝与外界交流,心态变得急躁。这个时候,家人一定要给予患者更多关心,让其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家人还要鼓励患者进行自我锻炼,如扣纽扣、系鞋带、独立进食等,并主动运动,进行平衡训练,尽可能增加独立性。”
李青说,要鼓励患者参与各种形式的锻炼,活动各个关节肌肉,用以防止和推迟肌肉强直和挛缩,还要进行面肌训练,来改善面部表情和吞咽,协调发音,平稳呼吸。
同时,可以在能想到的地方设置把手、扶手、防滑胶垫、桌垫等;在吃饭的时候,使用专为帕金森患者设计的餐具等生活用品,能明显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11日
遗传性帕金森病基因检测来这免费做
4月11日,医院神经内外科帕金森MDT(多学科会诊)团队将举办义诊活动和科普讲座,郑大一附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将免费为符合条件的遗传性帕金森病患者提供基因检测服务,价值元/例。
活动地点: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门诊楼前广场“世界帕金森病日义诊”遗传咨询区。
联系-转5号键
记者: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林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