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不合理,医院赔偿17万元如何避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年9月19日,王某,女,41岁,因交医院(医院)。入院诊断:脑挫裂伤(右颞)、硬膜外血肿(左侧)、颅骨骨折(左颞)、头皮血肿(左侧颞部)、肺挫伤。于年9月19日至年10月6日(共18天)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对原告进行治疗,最高的日剂量是15mg,年10月8日原告出院。年5月8日,原告因双髋关节疼痛,于外院查MRI提示:双髋信号异常,双髋积液,诊断为「双股骨头坏死(三期)」。年10月26日原告于外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双)。司法鉴定1.原告为九级伤残。2.医院根据原告脑挫裂伤,考虑脑水肿,从而连续4日使用地塞米松具有适用症,剂量符合常规用药。但在原告病情无特殊变化时,医院仍为原告连续14日且加量使用地塞米松缺乏临床用药依据,且未向原告进行知情告知,出院时亦未有相应的注意医嘱,增加了股骨头坏死不良反应的概率,存在缺陷。法院判决判决被告对原告的经济损失承担40%的赔偿责任,共计17万元。——案例源自:医法迭影药品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因此安全用药很重要。WHO曾宣布:全球有1/3的人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相信在医生身边,因不合理用药而惹上纠纷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合理用药」,绝不是一句口号。医学无止境,坚持学习,追求进步,才是王道。勿忘初心,套用马云的一句话,你可以抱怨领导,抱怨单位,但是不要抱怨这个社会,毕竟大部分的人(huan)们(zhe)还是很好的。医生如何保障合理用药?药品说明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文件,是医师开具处方和患者安全、有效用药的最基本直接的信息源。但是只有说明书,就够吗?远远不够。超说明书用药,有风险吗?有。矛盾如何解决?有办法!临床用药的复杂性、药物本身的特殊性与说明书的信息滞后性形成强烈对比。为了帮助临床医生解决诊疗麻烦、用药信息分散、更新慢、循证用药依据少等问题,丁香园——用药助手全力打造了「诊疗顾问」+「合理用药」原创数据库,与全体医护人员共同保障高效诊疗、合理用药,远离用药纠纷。数据库亮点简介▼这两个数据库在App上线后,通过两轮调研,我们收到了很多肯定的反馈。同时,因为数据库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也有小伙伴们向我们提出了建议与期望:「儿科疾病条目还能再多点吗?」「希望推荐用药再详细一点呢?」「还能再增加一些医学交流讨论么?」......收到这些评价或反馈后,我们非常开心。尤其是小伙伴们针对某个疾病提出的改进或纠错建议,我们都第一时间让专业数据同学评估并改进。那么,为了提高效率和精准度,我们想出了一个新办法:现在,你可以在App内对每个疾病或药物成分进行逐一点评了!只需戳一个反馈:「该篇内容解决了你的问题吗?」顺便选中一下鼓励或吐槽点,我们就能在后台收到并评估该内容的完善度。点评示例▼PS:如果大多数小伙伴们都对内容有些不满意,我们会优先改善哦~这一次,我们把决定权交给你手里,让你的专业判断来帮助我们不断改进,让万医生手中的用药助手App更好用!??若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重点来了,跃跃欲试的小伙伴们如何参与呢?长按识别下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