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身上8个部位最怕冷,这些防寒保暖养

今天7时48分,迎来立冬节气。“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立冬过后,天明显黑得更早,防寒保暖也显得更加重要。

冬天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小编温馨提醒:还没穿秋裤的孩子们赶紧回家把秋裤穿起来,不然虚邪贼风你是抗不住滴。

除了吃饺子,还有这些习俗

天子迎冬

立冬日,古时天子会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回来后向群臣赐冬衣、慰问表彰军烈属。

民间贺冬

亦称“拜冬”,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大家也会更换新衣庆贺往来。

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冬泳

  

如今,有些地方迎接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冬泳都是不少人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身上8个部位最怕冷,防寒保暖要注意

双脚

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脚冷则全身冷”。最好每天用热水泡脚,每次泡脚20分钟,水温42℃左右最佳。鞋袜最好选择保暖透气、吸湿性好的。

腰部

腰部是肾之腑,一旦它觉得冷就会立刻“闹情绪”,男性会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女性则容易月经紊乱、痛经等。因此天冷时一定不要让腰部裸露。平时可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50~遍。

头部

头一旦受寒,易引发感冒、鼻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等。所以,天越冷越要给头部保暖,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是能盖住前额的。头部出汗后不要立刻摘下帽子,避免冷风直吹。

脖子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一旦受寒,颈椎病、咽炎、脑血管病就会接踵而来。冬天最好穿立领装,尤其是老人,外出一定要戴围巾,对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病有好处。

膝部

膝部受凉可引起关节疼痛。保护膝关节的关键是保暖防寒,戴上护膝,或选择膝部加厚的毛裤,注意运动不要过量。

耳朵

耳朵的热量很容易散发,极易长冻疮。外出记得给它们“穿上”保暖外衣,如戴耳罩,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建议每天早、中、晚按摩揉搓耳廓,每次约5~10分钟。

鼻子

如果鼻黏膜接触冷空气,容易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天冷时,可每天按摩鼻翼,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搓热后,沿鼻梁、鼻翼上下按摩30下。早起前、晚睡前各做1次,可增强鼻部血液循环,提高耐寒能力。

背部

背部受凉,易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冬天最好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天气好的时候,别忘了给后背晒个“日光浴”,热流会让全身舒服。

此外,秋冬御寒的外衣还应有防风性,可选呢绒、皮革质地的服装;内衣要柔软、吸湿、透气,以利保温、干燥;对易于长冻疮的部位,如手、耳朵和鼻子,平时应该经常活动或按摩。

冬季养生原则

起居调养

依据自然规律,宜早睡迟起

生活起居要依据自然规律,宜早睡迟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以养精蓄锐。虽然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由于工作的需要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在冬季还是要适当的早睡、晚起,不熬夜。

冬季气温骤降,对人们的生活、健康有着不利影响,我们要顺应自然的养生保健原则,在这个季节就要尤其注意保暖。要注意保持室温恒定,室温低易伤元阳,也不宜使室温过高,内外温差大容易感冒。出门时要注意防寒防风,衣着不能贪图漂亮而少穿,适宜穿厚、软、暖的衣服,注意保持手脚、耳部的温暖。现在很多女士喜欢穿靴子配裙子,不喜欢穿袜子,殊不知这些裸露的部位恰恰是人体最薄弱的关节,人体的关节是气血最不容易流通的地方,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久而久之这样就会出现关节疼痛症状以及痛经等诸多痛症。

精神调摄

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冬季主藏,神志应“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强调在立冬后应静养,控制情绪,含而不露,保持情绪稳定,使阳气得以潜藏。养神我们不妨试着练练静功,每天静坐一会,闭目养神一会,而不是习惯性的看着手机刷着微博浏览着朋友圈。静坐不需要多长时间,每天十分钟也行,让自己身心放松,脑袋放空,慢慢找到相对轻松、安静、自然的状态,这样会让神气内敛,从而会使元神充沛。

运动锻炼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冬季锻炼也是必要的,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也就是这个道理,但冬季锻炼要遵循适度原则且最好“必待日光”。《内经》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聚,勿扰筋骨,勿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因此冬季锻炼以白天为主,夜间不易锻炼,以使阳气内敛闭藏而不至于外泄。且冬季运动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若感到身体软弱无力,疲惫不堪,食欲不振时,此时应减少运动量,避免剧烈运动。

饮食调补

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

从中医角度而言,冬天是一年之中最适合进补的季节。这个时候人体脾胃运化能力转强,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

冬季气候严寒,进食应以温热类食物为主以应对寒气。温热类食物有大枣、桂圆肉、南瓜、香菜、栗子、鸡肉、鹅肉、大豆、海参、核桃肉等,体质较弱冬天手脚冰冷者可吃羊肉、狗肉、牛肉等热性食物。总之,立冬之后,就尽量不要吃寒凉的食物了,寒凉的食物会让人体消耗能量。这里的寒凉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中医上性寒的食物,例如海鲜,此时烹饪海鲜时,最好多加姜、鲜桔片等作为辅料;二是指生冷的食物,例如鱼生、冷饮等。

古诗词里的冬天,你会几首?

来源:中国新闻网、医院服务号

编辑/刘杪渺

?央视综艺

■综艺连连看点击关键词有惊喜,试试看!

李行亮《超人爸爸》

杨帆草裙舞

“汪星人”齐上阵

李思思生日快乐

莫文蔚

周涛《枫桥夜泊》

周涛春晚造型

周涛朗读《秋颂》

文艺广告

张蕾《秋天的雨》

佳明陪你读《秋夜》

暖心经典电影台词

健康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
白癜风的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vo.com/slszj/119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