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远离意外伤害,粑粑麻麻应该了解
医院发布年度儿童意外伤害患儿数据:全年该院共收治意外伤害住院儿童例,占该院全年住院总人数的3.4%,与年相比增长10.5%;其中异物、骨折、组织挫裂伤三类伤害居前三位,占意外伤害住院患者80%以上,《幼儿园管理》小编就给粑粑麻麻们梳理一下应该如何预防和救治。guanli
一、异物气管异物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异物被吸入呼吸道后,会引起剧烈的咳嗽,甚至咳出血来,同时伴有憋气、气喘、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症状。根据异物的性质、停留的部位和时间可产生不同的症状。异物嵌在喉部时,可能导致声音嘶哑、窒息,甚至死亡。由于气管异物多为活动性的,若异物较大阻塞了总气管,主要症状就会是阵发性咳嗽和呼吸不畅,随着时间延长,异物刺激支气管黏膜,还可产生发热、多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时往往被误诊为肺部感染,出现此症状,立即去医院。
怎么预防?
1.平日教育幼儿不要随便把东西放到嘴里,以免误入气管。
2.硬币、糖果、瓜子、纽扣及其他小物品不该作为玩具,不该放在小孩能够拿到的地方,不要给孩子吃易致呛的食物。
3.不要在孩子吃东西的时候打骂、恫吓或逗乐孩子,以防食物呛人气管。
4.若咽内有异物,不可用手指挖取,也不可用大块食品咽压,而应想法诱其本人吐出。
5.3岁以下儿童慎吃坚果、豆类和黏冻食品(汤圆、果冻等).
二、骨折
孩子们的骨骼细嫩,硬度不高,突然的摔倒和滑倒,很可能造成骨折。此外,从高楼坠下,掉下深坑,都是导致孩子骨折的原因。掌握孩子骨折救治的方法,能最大限度的减轻对孩子的伤害。
当发生骨折以后,在局部的肢体会有以下的一些表现:
宝宝身体局部有疼痛和压痛感,活动后疼痛有所加重。
局部有肿胀,淤斑。
受伤部位出现部分或全部的功能丧失。
严重时肢体可出现畸形,如短缩、扭曲、旋转等。
反常活动,即不该活动的地方产生活动。
移动受伤部位可听到骨断端有摩擦的声音。
出现此症状,立即去医院。幼儿园管理anli
小儿骨折后的饮食:
对于骨折儿童的饮食安排应保证高蛋白质、少脂肪、维生素充足、钙质丰富的饮食。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较健康儿童有所增加,尤其是伤情较重、出血量比较多、身体较为虚弱的儿童,更要充足些。饭菜的品种也要多样化,注意色、香、味、形的搭配,以促进患儿的食欲,有利于早日康复。
如何预防:
家中阳台、门窗、楼梯要有保护装置,儿童好奇心强,喜欢爬高,若父母外出时将孩子反锁在房中,孩子很容易因恐惧而攀爬阳台或窗口,造成坠落。为避免意外发生,不要在靠近窗户的地方摆放方便孩子攀爬的家具,最好在纱窗、落地窗内安装儿童防护栏。
打羽毛球、打篮球、踢足球、轮滑等,在活动之前要注意检查相关器材是否牢固,场地是否适宜,应给孩子戴上防护用具,如头盔和护膝等,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幼儿园管理anli
在洗手间、洗手盆前和浴室里应放上防滑垫。
孩子们进行基本交通规则及安全知识教育,诸如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不要在马路上打斗追闹等。骑自行车的孩子要检查刹闸,出行时要骑自行车道或尽量靠右边骑,不做飞车或追逐骑行动作,避免因违规和疏忽而引起交通事故。
三、组织挫裂伤
软组织损伤主要类型为擦伤、裂伤、挫伤。
①擦伤
擦伤即通常说的“擦破点皮”,即皮肤外层被擦掉。常呈片状创面,创面有少许渗血如果擦伤面积较大,虽然看上去血淋淋的,但实际的出血量非常少。若受伤时的地面有土渣或砂粒,则脏东西嵌入或划破皮肤,形成黑色、棕色、血色交错的创面。猛跑摔倒的膝“擦伤”是最多见的擦伤类型。
②裂伤
裂伤即常说的“磕破了个口子”,伤口较深,皮肤全层裂开,创面呈窄条状,出血较多。裂伤常见于小儿行走摔倒,头部撞到桌角导致头皮磕破口子,或小儿使用锐器手指被割伤。
③挫伤幼儿园管理anli
受伤后从外表看皮肤是完整的,皮下软组织的损伤,称挫伤。受伤后血液流出血管外聚集在组织中,即称“血肿”,俗称“青包”。头皮血肿是跌落伤常造成的损伤类型。
如何家庭护理:
擦伤家庭急救:
擦伤后,所需要的治疗主要是清洁,因为脏物可能引起感染。首先用干净水如医用生理盐水、纯净水、蒸馏水、矿泉水冲洗创面,去除表面脏物,用温肥皂水清洗创面周围皮肤。冲洗后,涂抹络合碘即可,或涂红药水,让伤口自然暴露在空气中,以待愈合。较大或渗出的擦伤应该用无菌敷料覆盖,大多数擦伤不经治疗就会迅速结痂,这是最好的自然愈合方式。小而浅的擦伤家庭自行处理即可,医院治疗。
裂伤的家庭急救:
医院治疗。家庭中要做到止血。止血的步骤是盖、压、包。
盖:指用无菌纱布、卫生巾、干净的毛巾盖住创面。小的伤口可用创可贴敷于患处,切忌用棉花、卫生纸垫在伤口处,也不要在伤口上涂药膏、药粉。
压:指压迫止血。最常做的急救动作就是用手按住出血区,称为直接压迫法,压迫10-20分钟。伤口较深出血较多时,直接压迫仍不能达到止血目的,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压向邻近骨头上,阻断血运来源,以达到止血目的,称为间接压迫法。
手指出血:救护者食指和拇指攥住患儿手指的根部两侧,适当用力。
手出血:先抬高患肢,救护者双手配合攥住患儿腕部,适当用力。
前臂出血:先抬高患肢,救护者双手配合攥住肘上部,适当用力。
包:指包扎固定,最常用的是胶布、绷带。
挫伤的家庭急救:
发生软组织挫伤之后24小时内用冷敷法,可以用冷水浸湿毛巾后湿敷,也可用冰包外薄。24小时后可局部用中药外敷。抬高患肢。
[天高海阔,绿色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