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酸麻疼,拍片看却没毛病这是quo
徐先生是一名程序猿,工作中免不了长时间使用电脑。最近,他总是感觉右手腕和手指麻木、疼痛,甚至伴有烧灼感,拇指活动也大不如从前。严重时,甚至会从睡梦中痛醒或麻醒!
拍片后发现并无特别损伤征象,怪哉!近日,徐先生来到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经检查后被告知自己患的是一种名为腕管综合征的职业病,俗称“鼠标手”。
什么是鼠标手?
康复医学科陶泉主任说:“鼠标手”属于民间叫法。在医学上,我们称之为腕管综合征,是当今最典型的职业病之一。
腕管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手腕和手指麻木、酸胀、肌无力,患者在日常工作中不能长时间持物,手指动作不灵活。
由于长时间频繁使用鼠标和敲打键盘,此类人群出现的腕管综合征就是我们俗称的“鼠标手”,但是使用鼠标姿势不当只是诱发腕管综合征的其中一个因素。
家庭主妇由于家务繁重,并且女性腕管本身就比男性细窄,也非常容易患病。另外,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等也容易得腕管综合征。
一些需要反复活动双手的职业人群,如厨师、司机、教师、编辑、钢琴师、运动员(如羽毛球、篮球、电子竞技)、装配工人等,也是腕管综合征的高发人群。
为什么会患鼠标手?
要想弄清楚腕管综合征为什么会发生,先要了解一下腕管的结构。腕管,顾名思义是腕部的一个管道,以地铁隧道作比喻,8块腕骨构成了底部地基和两侧璧,腕横韧带组成了上方的顶篷,中间建有10条轨道,包括9条肌腱以及1条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位于肌腱之间,它掌管着我们常说的“桡侧三个半手指”,即拇指、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一侧的感觉。
此外,正中神经还支配我们手掌下毗邻拇指的一大块肌肉(医学名为大鱼际肌)的活动,以帮助拇指更灵活运动,以及与其他手指完美协作,完成较为复杂的精细动作。
临床上,腕管综合征出现病因有以下几种:腕横韧带肥厚;桡骨远端骨折对位不佳;感染外伤引起的水肿、血肿;管内腱鞘囊肿;风湿、类风湿、内分泌紊乱等;还有常见的手部过度劳累,例如长时间使用鼠标。
腕管的空间非常狭小,管内组织较为坚韧,但正中神经相对脆弱敏感,当管内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这个神经就会被激惹到,从而引起手麻木、痛、无力等一系列症状。
鼠标手怎么治疗呢?
很多患者选择口服消炎药和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药物,尽管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在注射过程中可能会损伤正中神经等,因此不建议常规应用。
为此,康复医学科为广大患者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具体包括:
★保护神经:为了保护腕管,缓解腕管内压力增高,可以利用支具将腕关节固定于中立位(即不屈腕,不伸腕)。
考虑到中立位不利于手功能发挥,因此,建议晚上采用中立位固定。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调整手腕用力方式,避免过度屈腕。
★物理因子治疗:包括冰敷、蜡疗、超声波等。
★手法治疗:包括关节松动、肌腱滑动、正中神经松动等。
★运动治疗:包括肌力及耐力训练,速度、协调及手指精细动作等训练。
★作业治疗:指导患者将技巧性动作融入日常生活活动及职业中,提高生活能力及工作效率。
陶主任特别叮嘱
近几年像“鼠标手”、“网球肘”等这样的门诊病例在不断增多,而且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防患于未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早期预防,改变不正确的工作方式。
比如:使用鼠标时,建议放置腕垫,适当调高座椅,维持腕部中立位,避免身体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建议大家学会休息,科学运动,这样才能远离职业病。
最后小佑还想替各位程序猿
说一句心里话
陶泉主任介绍
陶泉,康复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系(原同济医科大学),同年分配医院康复科工作。主要从事骨关节术后康复、手外伤康复、中风后遗症康复以及周围神经损伤康复、四肢支具制作与应用、四肢肌力等速测试与训练等。
年,作为人才引入上海交通大医院康复科工作,主要从事脊柱病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师从我国著名脊柱病专家龙层花教授,深得龙式治脊疗法之精髓,临床治疗效果赢得患者广泛赞誉。
年,医院协助组建疼痛科,开始疼痛病症及疼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很好地将疼痛处理与康复和预防结合,使很多的疑难疾病得到有效治疗,通过本人一站式服务,缩短病人就诊时间,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有效缓解病人的痛苦。
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医院康复科,成人康复与疼痛治疗负责人。
学术及社会职务:
★中国残疾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全国颈肩腰腿痛研究会理事
★上海市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等学校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编委
专家擅长:
1.颈椎病、颈肩综合症、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骨盆旋移综合症、脊椎关节错位等正脊治疗;尤其擅长颈椎病、腰椎滑脱症等结构改变性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2.各种关节炎、腱鞘炎、手外伤、运动损伤后疼痛与功能障碍康复;
3.各种神经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治疗;
4.脑血管损伤后偏瘫、截瘫康复等;
5.耳鸣诊断与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