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麻木,有6种可能
导语
手麻是怎么回事?常手麻需警惕!
手指麻木不容大意,因为经常性的手麻也可能暗藏疾病!
1.脑血管病
以脑卒中(脑中风)为主,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
常见症状:肢体无力、肢体麻木、讲话困难、黑曚、头晕恶心、言语不利、耳鸣耳聋、意识不清、肢体抽搐、行走不稳。
检查手段:听诊、颈动脉超声、TCD(经颅多普勒)、CT、MRI、DSA(血管造影)、心脏检查、血液学等其他常规检查。
2.颈椎病
发病率最高。由于颈椎间盘侧后方突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增生、肥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
常见症状:颈痛、上肢放射痛、上肢麻木、上肢无力。
检查手段:
①X线检查(斜位片):判定椎间孔中神经受压的情况;②CT:骨性结构显示清晰、无创伤、对脊髓和神经有一定程度的表现;
③核磁共振(MRI):软组织分辨率很高;对椎间盘、脊髓、神经有清晰地显示;尤其是可反映椎间盘和脊髓的变形情况;任意层面的扫描;但对骨性结构显示不清,故CT、MRI应联合使用;
④肌电图:判断颈丛神经受损情况;鉴别其他疾病。
3.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较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可导致患者上肢运动、感觉功能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检查手段:肌电图
臂丛损伤诊断:根据根干与束支的定位,五大神经组合诊断
腋+肌皮—上干
腋+桡—后束
肌皮+正中—外侧束
正中+尺—内侧束、下干
臂丛神经根性损伤节前节后损伤的鉴别:
臂丛损伤诊断顺序:
有无臂丛损伤——二大神经组合
锁骨上下损伤区别——二块肌肉监测(胸大肌、背阔肌)
节前、节后鉴别——二个体征的检查(耸肩、Horner征)
节后损伤程度——临床与肌电的配合(部分、完全)
4.正中神经损伤-腕管综合征
最易受损部位:腕部
腕管综合征是指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到卡压而引起的三个半指酸痛、麻木等症候群的病症。
病因:外伤、退行性改变、腕关节过度屈伸、炎症、内分泌障碍、占位性病变等导致腕管内压力增大,腕管容积减小,腕管内容物增多。
症状:腕部正中神经支配区域内疼痛,运动、感觉障碍等。
检查手段:体格检查(叩诊锤);神经激惹试验(屈腕试验、腕部叩击试验);肌电图;神经超声(观察神经的形态、走形、内部回声、周边结构、横断面面积)。
5.桡神经损伤
病因:肱骨干骨折、腋杖压迫、上肢置于外展位的手术、桡骨颈骨折、大量骨痂生成。
症状:损伤后的主要运动障碍是前臂伸肌瘫痪,表现为抬前臂时呈“垂腕”状态,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前臂旋后障碍,手臂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感觉障碍以第1、2掌骨间隙背面“虎口区”皮肤最为明显。
手段:肌电图(判断桡神经受损部位,鉴别其他疾病,确定治疗方案)。
6.尺神经损伤-肘管综合征
尺神经受压的最常见位点:肘管
肘管综合征指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内的一种慢性损伤,又称迟发性尺神经麻痹、迟发性尺神经炎等。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
病因:先天解剖学因素;外伤-肘外翻、肱骨外上髁骨折、创伤性骨化性肌炎;骨关节病、类风湿;长期屈肘工作。
症状:手背尺侧麻木或刺痛,小指对掌无力及手指收展不灵活。小鱼际肌、骨见肌萎缩,及环、小指正爪状畸形,皮肤痛觉减退。
检查手段:X线检查,肌电图,神经超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