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声音NO0482016诗者解4李

诗人李富元

李富元,甘肃省甘谷人,年生,朵金轩书画院院长,曾在《星星》《北京文学》《中国文化报》《诗林》《天水晚报》《中国诗歌网》《中国岚》等刊发表诗歌数百首,诗歌微刊《诗声音》《好诗人》主编,出版诗集《世间物象》(被国家图书馆馆藏)。

诗人印象

富元远居西北,一面听着呼呼的风声,一面感受着心灵与大地的回响,在他的灵魂的交响诗中,赋予了世间物象以爱,善良和美好的诗意与人性的光辉。贺富元诗集《世间物象》出版发行!

——《黑龙江画报》社新闻中心主任、诗人赵亚东

李富元是一位隐居者、不动者。诗人一直生活在他熟悉的“村庄”中,像一棵“老树”那样,固执地深入达坂山,深入大地的脉搏。偶尔,诗人也会四处行行走走,那样的行与走,“握着一滴眼泪的行走”,是多么令人心痛啊!但无论怎样走,诗人的“脚印”始终留在大地上。因此,李富元的诗是踏实的,处处弥满着土地的芬芳。

——诗人、剧作家、学者向以鲜

李富元《世间物象》组诗

一、黎明

是力的暴发弓的满弦

大喝一声,壳就破了

天就亮了

血光也就临盆了……

新生命,如是浴火

如是涅槃……

当地平线上,血肉割开

一条缝

火红的喷薄,如箭簇

四射,夜的盔甲

片片击碎……

散落在狼烟的后面

夜被吹散……

二、荒村印象

崖洼岘的梁坎上,几截断墙

还横仄着几间土坯窑的轮廓

在蒿蒿草、酸刺林的簇拥中

扑腾腾飞跑的野灰鸭,和

夕阳前最寂寞的一树日影

便是荒村守望岁月的主人

人间的随意一个旮旯,可能

都会藏满扭心肺揉肠子的故事

荒村曾经的先人们,也横着心

想在老庄院中把自己的日子

用柴火烧旺、燃得红红火火

以使鸡鸣狗犬声响成村庄的声音

无赖,那些屁股长大了的姑娘们

一个个长得榆钱桃花时,被

迎亲的彩礼嫁到山前的平地上了

荒村的大小伙,一个又一个

把岁月守成光棍

后来,荒村

在叹息叠着叹息的日子里

一家跟着一家,像守不住窝的驼鸟

无可赖何地飞出去了

荒村,只在岁月中留下一段

荒草凄凄的遗憾

三、野毛梁后穷田地

愈穷愈招穷酸风

野毛梁后的贫脊地

石头看见石头,泥土不见泥土

长出来的草,都患神经病

直不起腰椎

野燕麦到立秋都长个苍蝇头的穗子

打下的颗粒,全是老鼠的牙齿

……

野兔子缺营养,交配不出

精神的崽子,都拐着屁股打盹

山野鸡扑腾腾扇不高翅膀

没有长牢的翎毛飞在地上

风吹过垭口,季风也会带来

一场荒芜的零星雨

像薄田地里的眼泪

说出辛酸

……

四、墓碑

在石头上刻你的名字念你的名字

而你的名字已深入石头的骨髓

那些温暖人世的话语和气息

像上一个季节的和风,吹进人心

想起你的时候,似乎很近却无法触及

如隔夜的繁星,只在昨夜眨眼

人世就是如此,上一句值得铭记的话

我们还觉温馨如花开的声音

下一句的半截已隔着一层纸埋进土里

我再读你,或者说什么

只得面对这截长出地面的石头

还有石头上长着的你的名字

除且碑文的正统严谨外

一切都是冰冷的

触摸起来如霜降后的石头

按不出你的脉搏

五、故乡的云

掠过村庄深刻的天空

掠过村头老井台的辘轳

掠过古庙宇的翘檐棱角

掠过大榆树的枝梢

掠过深巷道的石板路

掠过土屋檐的婴儿哭声

掠过鸡鸣狗吠猪啃槽的邻居墙头

掠过羊儿吹断肠子的唢呐声

掠过送葬路上的纸钱灰

掠过一碗水的清凉影子

掠过一条命的酸甜故事

掠过生的美丽欲望

掠过死的凄凉怆惶

故乡的一片云

才在记忆里那么亲切

像故乡的苍天一样

不老

六、人间古庙

一尊神,细心地听着

祈祷的经声,那些尘世上

人们虔诚的乞求

和夹杂着痛苦的祝愿

如是苦难的边缘,一滴

被人间的气候吹落在

季节里的泪痕,众生在

痛苦希翼的眸子里,饱含的

那一种生的欲望

像是袅袅升起的香烟

像是一明一灭的香火

照亮尘世的路

七、故乡的疼痛

房背后的榆钱熟了

一骨朵一骨朵开在梦中

醒来,又发现

错过了季节

窗棂前的土炕冷了

一大垛一大垛的野草枯黄

再不见奶奶跪着

点燃火苗

门前的栅栏老了

一条蔓一条蔓爬上藤荆

陌生的脚步,没找到

熟悉的声音

老碾盘的轱轳朽了

一个月又一个月的月光

依然爬上碌碡,疼痛地

守望着故乡

八、种下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如尘世上吹着的暖风

如温柔的手指,剥开春天的花萼

念你的名字或写你的名字

沐浴阳光,如饮清露

真想种下你的名字

在春天的泥土中,在山坡上

我的屋檐下,让你的名字

发芽、生根、开花、长大

在每一个烟尘湮没的晨昏

陪着你的名字看日出

听麻雀们在跳舞,歌唱

或许,有一个更远的岁月

在山前的那条小路上走来,又走去

树木枯了又绿了,月亮圆了

又缺了,有你的名字陪伴

人间烟火,多了几多香味

种下你的名字,不是在土地上

土地上随季节变迁

总会凋落,而让人感伤

把你的名字,种在石头上

穿透岁月踏石生长

你不开花,我不老去

九、中国的方块字

如五千多年前,寂寞的天空中

星斗闪烁着的幽远光芒

如甲骨龟壳上长出来的独角犀

如兽皮上狰狞的恐龙獠牙

那些最初的笔画,用刀子

叙说着结网罟狩渔猎

解庖丁论婚嫁的部落故事

……

商盘周鼎上蓝色的火焰亦用最初的工艺

浇铸上伐兵攻城的干戈

大秦的旌旗如淬过火的刀币

依然辗过马蹄,听那遥远的车轮声

踏破秦砖汉瓦滚滚而来

从秦篆汉隶走向唐楷

从地窑茅庐走向皇都

从垅间桑田走进线装的史记

唐诗的辉煌宋词的经典

方块字在搭构创造中

修缮推敲了五千多年

……

无论唐宗宋祖的大宫殿

还是边关冷月中守城卒

一纸兵书的急令均可摧城掠地

历史沧桑地登上京口北固亭

四海苍茫天地悠悠

中华民族的眼泪从方块字的缝隙中

悲壮地流淌,如壮士的血

如邓世昌站在舰船上的呐喊

视死如归的气概

吼出方块字的呐喊

……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底座

是用方块字一砖一石筑起来的

由此上朔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

都是方块字的灵魂

在华夏大地上

永贯长虹

诗歌评论

“你不开花,我不老去”

——读李富元《世间物象》组诗

李富元的《世间物象》组诗中,有一些诗读如《诗经》似曾相识的境遇,譬如《苦水河》中“蛇腰山下的这块缓坡地/野荆棘和狼尾草,混合成/一片野鸭子窜飞的家园”,仿佛有那时乡野陌生的茫荒之感;又如《风》中“风走过墙角,走过/狼尾草颤栗的草尖”“风,沁入泥土/听见古人的咳嗽/沿着草根,吐出花白的骨朵”,风除了拟人的出神入化外,还可见其意象的嬗变之奇;加之《中国的方块字》:“如五千多年前,寂寞的天空中/星斗闪烁着的幽远光芒/如甲骨龟壳上长出来的独角犀/如兽皮上狰狞的恐龙獠牙”,亦仿佛为之那时时空的神异加码。

一首《老屋檐》曲折写来,在“年关的香味和/那些沉闷的爆竹声响起的时候”,竟被写成“心/愈加怀念每年挂上中秋圆月的老房子”,此惊人一笔从何而来——结尾又一折:春天来临时,听春风的歌谣、“盘旋在老房子屋檐下的燕子们”,让人感到人世间的温暖。这首诗与《荒村印象》“崖洼岘的梁坎上,几截断墙/还横仄着几间土坯窑的轮廓”“扑腾腾飞跑的野灰鸭,和/夕阳前最寂寞的一树日影”,女人走光了,男人也走尽了,整个村子也废弃离开的这绝望之境的“悖谬”,给人刻骨的荒寒之感,表现了生存困境的真实,以及诗人复杂的内心矛盾。

《世间物象》组诗中,一首《黎明》的意象亦颇为新奇。你看“是力的爆发弓的满弦/大喝一声,壳就破了/天就亮了/血光也就临盆了……”,充满了勃发之力,也即天地间的元气;日出亦新生命的诞生,血光之美;其“大喝一声”虽似静寂的幻觉,更反见其真实。一首《文字》也令人灼目。诗人对写诗状况的描述:“用文字/生火熬茶温上一壶青稞酒/就着几颗花生米拼出一首诗”,诗缘情,文字由此发热,却亦潇洒淡定,“也和时间抗衡、打架,深入半夜/点烟、思虑、大声咳嗽/我用文字挑灯熬夜颠簸流离”,与文字之博弈,专注的投入甚至“颠簸流离”,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生动形象,用句之奇可见一斑。

组诗中还可以看到李富元于汉诗“赋比兴”的传统中,善用“赋”,还更善用“比”,且手法多样。如《故乡的疼痛》:“房背后的榆钱熟了/一骨朵一骨朵开在梦中/醒来”的拟人;如《野毛梁后穷田地》,“贫脊地/石头看见石头,泥土不见泥土”,对偶、拟人兼得,比喻也十分新鲜,见“野燕麦到立秋都长个苍蝇头的穗子/打下的颗粒,全是老鼠的牙齿”;《秋声》“雨滴,踏过秋的栅栏/去秋风里做客”“飞来一叶红枫/如春天的蝴蝶,在时光的裂口/带来问候”,拟人、比拟的兼用。《人间世事》的拟物,“老房子上升起柴禾的青烟,仿佛/祖先们也翘起山羊胡子”,也很是传神。《我想念经》更出人意外,“随一支香蜡的明灭火光/一声梵音的肃穆静然/像轻风踏着雾岚/盘升草尖”出神入化。

他的《故乡的云》用铺排的修辞,连用了十三句“故乡的云”掠过……了;云朵掠过的情景历历在目,而其中“掠过羊儿吹断肠子的唢呐声/掠过送葬路上的纸钱灰/掠过一碗水的清凉影子”,形象地表现故乡人的生离死别的痛苦,却又沉静而十分坦然,甚是传神!

李富元写了大量这方面的诗歌,它的根深扎在这片祖辈留下的乡野阳光下的风物之中,灌注了他的对故土炽热的爱,虽然目前仍是那么苦寒和贫困,但他诗人不离不弃,他在《文字》中说——

良知的体温通过文字,才能发热

我用文字安抚苦难、慰藉折磨

把那些人生的深厚言辞

镌刻在石头上

诗人的《种下你的名字》,诗中从念你的名字,到“真想种下你的名字”,“种下你的名字,不是在土地上”,直至“把你的名字,种在石头上”,于曲折中富有音乐性外,将爱的种子播到血肉的深处,如“穿透岁月踏石生长”的坚定,以“你不开花,我不老去”的誓言让人感动——这是诗人对故土执着的爱,抑或也是对自己诗歌创作更高的期许。

农民诗人李富元的诗沉潜、内敛,自有一种朴素的质地和悲悯的情怀,他是坚守中国农业文明的一位最后的诗人。

李天靖于华师大

年4月5日

评论者

李天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人,诗评家。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某杂志编审、上海作协《上海诗人》首席编辑。诗歌获《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文艺报》《写作》《芒种》《文学报》等多项诗歌奖。诗歌入选《朦胧诗二十五年》《中国星星五十年选》《风吹无疆——〈绿风〉10年精品选》《中国年度诗歌精选》至《花城年选系列年诗歌年选》、年《中国现代诗精选》等。出版诗集《等待之虚》《祭红》《李天靖短诗选——中英对照》《秘密》等,以及《森林中的一棵树——李天靖随笔、访谈、评论集》与随笔集《七月,我们看海去》。主编《海上诗坛60家》《上海诗人30家》(合作);编著(合作主编)《一千只膜拜的蝴蝶》《波涛下的花园——中外现代诗技法鉴赏》《与光一起生活——中外现代诗结构、意象》《镜中之花——中外现代禅诗精选》《中外现代诗修辞艺术》《渴望的杯子:中外现代诗品鉴》《有意味的形式——中外现代诗精选》(即将出版)等多部。诗歌等文学评论发表于《文学报》《文汇报》《上海文化》《诗歌月刊》《诗潮》《上海诗人》及“诗歌报”“诗生活”等网站。

“诗声音”(VOP)团队荣誉出品

中国力量诗歌联盟

“诗声音”(VOP)是以新诗探索和创作为主旨的







































北京治白癜风价格
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vo.com/slsyf/120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