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类自然退变的疾病,

导语: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症是一类自然退变的疾病,它包括椎间盘的退变膨出、小关节的增生等,造成了腰椎的椎管、侧隐窝的管腔内径变窄,从而刺激了走行的血管、神经,临床症状可表现为腰腿痛、间歇性跛行等。

01了解疾病的研究背景及概况,中医归属于“腰痛”、“痹病”的范畴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症的发病机制说法很多,尚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公认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症通常先采取保守的诊治措施,假如保守治疗3至6个月没有效果,则根据患者的身体综合状况,酌情考虑手术治疗。

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症保守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相关的运动功能障碍或马尾神经的综合征,则是手术的绝对指征。手术的术式主要包括了减压、融合以及内固定三个方面。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症在中医学上应归属于“腰痛”、“痹病”的范畴。

我们通过文献的查阅学习,发现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症强调“肾气虚损”、“督脉亏虚”,同时兼具“痰瘀阻滞”、“风寒湿等外邪侵袭”等致病因素,体现了正虚邪实的病机,为后世医家诊治本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腰椎运动节段的进行性退变是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症的主要原因。

从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椎间盘退变可能导致节段高度的丧失、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节段高度的丧失也会使神经孔变窄,导致背侧韧带结构向椎管内的突出增加,改变的生物力学状况促进椎间关节呈进行性退变。

现阶段,临床上西医的手术治疗核心理念为:症状严重的,达到手术指征的且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尽早治疗,积极的处理原发病灶的压迫并降低人体内的椎管压力,消除或有效的缓解占位性病变以弱化其对于血管、脊髓神经的刺激。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治疗该病的核心思想为:“从督论治”,具体而言,就是实施温阳通督、疏通经络疗法。然而从总体来看,无论是何种疗法,它们都有着相通之处,可相互为用,中西合璧,以达到疏通督脉、减压之效。

在中西医合用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症上,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发表如下观点:“椎管减压,疏通督脉”,并通过长期的研究后指出,对于严重椎管狭窄的病例,可以采用多种疗法来进行干预,比如手术脊髓的减压、内固定重建脊柱等。

在其研究中,患者术前均有使用活血化瘀类的药物史,然而症状并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个别情况下甚至出现病情恶化,而采用手术疏通督脉、减压固定后,经过分析统计发现,患者的各项脊柱功能的评价指标较术前均有改善,且患者的疼痛感症状降低,验证了手术椎管减压疗效确切。

但是,根据大量的临床经验显示,长期脊髓压迫和损害严重的患者,若仅实施手术治疗,病情仍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脊髓压迫时间太久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症状,比如神经缺血、水肿等。手术虽解除神经压迫,术后腰腿痛、跛行的症状不能很快的缓解,神经恢复所需的时间较长,术后康复时间较长。

中药因其副作用少,临床的效果显著,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选择合适的中医药治疗方案显得尤为关键与必要。实施手术一段时间后,患者口服独活寄生汤,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患者疼痛感症状减轻,可在实践中进行推广。

采用通脉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下肢部酸胀麻痛者,得出的结论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后,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血肿吸收,尤其是对治疗水肿起着重要作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症术后病机当属本虚标实,临床上则以肾虚血瘀证最为多见。

辨证论治后我们选用名医李同生《名医治验良方》中的通督活血汤来辅助术后治疗。该方应用于临床脊柱相关的疾病,效果显著。全方主要由以下药材配制而成:当归、泽兰叶、黄芪等。

不同的药材具有不同的药性,诸药合用,配伍得当,可增强药物的疗效,从而起到散瘀止痛、通督活血的功效,同时,适量服用后,也可实现补真阴真阳的效果。因此,在术后运用通督活血汤,可在较大程度上起到补肾通督脉、活血化瘀的功效。

因此对于重塑椎管内稳定的内环境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于受累神经的生理功能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术后的早日康复。很多学者经过长期的研究后指出,通督活血汤治疗脊柱源性疾病是非常理想的疗法。

02了解手术全过程,根据患者的身体综合状况,酌情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1、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并且经治疗组医师讨论,对患者做出明确诊断,并行腰椎管减压融合手术,患者及家属详细的了解病情及治疗方案后同意手术,由同一手术医师团队完成。

2、手术步骤

全麻一段时间后,辅助患者取俯卧位,垫高髂嵴;选择适宜的椎体间隙后做后正中切口,之后严格按照流程切开定位区域的组织,从而暴露关节突;确定椎弓根螺钉进针点,接着在该处进行攻丝、测探椎弓根四壁完整后植入椎弓根螺钉。

C臂机透视观察其位置是否在适宜的范围内,若患者未出现任何异常再根据术中情况行全椎板或半椎板减压术,采用特定的方式咬出增厚黄韧带以及相关组织,在此基础上扩大神经根管与侧隐窝,将多余的病变组织进行切除。

并将椎间融合器放入椎间隙,接着再次C臂机透视观察融合器位置是否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上步骤完成后,接着固定椎弓根螺钉并加压;对创伤部位进行彻底清洁,之后放置2根负压引流管,对伤口进行缝合。以上为手术的全过程。

3、后常规处理

(1)术后护理(心电监护24h,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2)术后地塞米松10mg静滴,1次/天,使用3天;(3)术后48h拔除负压引流球,常规换药至术后12天将缝线拆除;(4)嘱咐患者进行适度活动,比如行下肢直腿抬高锻炼以提高相关组织的机能。

结语:西医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症大致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即手术及保守两大类。根据临床经验显示,后者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症通常会较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病状,保守治疗无效时则可考虑采用另一种疗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vo.com/slszz/160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