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古代美容偏方对你有用吗系列之一
文/贾文清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那么,在没有钱买化妆品,市场上也没有化妆品可卖的漫长的岁月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妇女,是用什么来保养自己的皮肤呢?又是用什么方法,使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人人都有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和一口洁白晶莹的牙齿呢?
麻浮水
高原上稀薄的空气和冷峻的气候,使这里的妇女们承受着比内地女子更多寒风的侵袭和烈日的曝晒。在以前,妇女小孩的脸颊上,常常有两块紫红的瘢痕,被人们戏称为“高原红”或“红二团”。殊不知,高原红和红二团已经是妇女们在脸上抹了一层厚厚的从酥油中提炼出来的油脂。否则,这里凛冽的寒风足以把脸蛋吹得皴裂,像土豆皮一样粗糙不堪了。
进入冬季,青藏高原上的气候更加寒冷,妇女们尽管在脸上抹了油脂,脸蛋不致被寒风吹裂。但双手要干活,不能时时涂上油脂保护起来。所以,那会儿妇女的手上常常布满裂口。那些裂口趴在手背上,像小孩的嘴一样张着。有的人连虎口都冻裂了,渗出丝丝缕缕的鲜血。青海人把手上的裂口叫“风裂子”,意思是被风吹裂的口子。
妇女们只能在晚上睡觉时涂上蜂蜜保养一下手,白天要不停地干活,只能默默地忍受着双手的疼痛,任凭风裂子一条一条地撕裂开来。风裂子多了,就成了冻疮。又痒又疼,难以忍受。
但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情景就不一样了。腊八是个美好的节日,南方人要煮甜甜糯糯的八宝粥。青海人的腊八也很热闹,因为没有大米,青海人不煮八宝粥,而是煮麦仁饭,煮麦仁就是用去了外皮的小麦和肉一块煮。所以,这一天是舂麦子的日子,这一天也是杀猪的日子。先是家里的妇女和小孩们用木升子舀出来一升麦子,装在羊毛口袋里,来到村外人迹罕至的河滩里,通常,这时候的河水大多已经冻成冰河,凝固了。就在冰面上选一块干净的地方,凿出一个窝,把麦子倒进去,用木棒捣去外皮,谓之“舂麦仁”。麦仁舂好后,还要砍一些冰背回家,有的人家讲究,要把冰块放在宅院的各个角落,称之为“献冰”,意思献给腊八爷,让冻死地里的虫子,来年庄稼不遭受虫害。
砍来的冰块除了“献”,还有让孩子们拿着当冰棍吃以外,剩下的冰块就放在一个盆子里,端到太阳底下慢慢融化。
当冰块全部消解,融化到只在脸盆的上面浮一层薄薄的冰时,那些手上长了“风裂子”的妇女,都来围着脸盆洗手,捞起盆中的碎冰刮洗手上的血痂。其实,这时候的水是最寒冷的,手伸进去冰凉刺骨,但妇女们就用这样冰冷的水洗手。这盆冰水有个专用名字,叫“麻浮水”,认为用麻浮水洗手,就会洗掉手上的风裂子,而且在以后的日子里,手也不会再皴裂了。
不知有什么科学根据,抑或是什么心理作用,用麻浮水洗过的双手,果然变得光滑细腻,很少再皴裂出像婴儿嘴一样张着的血口子了。
来源:海东时报图片来源网络
海东时报收藏与鉴赏栏目,由青海收藏网、海东市收藏家协会、海东时报联合主办。栏目热线-、。更多收藏信息请登录青海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