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铭之声第4期父亲的手
父亲的手
作者:清雅朗诵:张闽铭
提起笔我总想给为我们一家操劳了一辈子的父亲写点什么,但又不知从何写起。纵观父亲平凡的一生,我从父亲身上寻找下笔的理由,于是我想起了父亲的手--------那双长满了老茧的手。
父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庄稼、土地主宰了他的一生。每天干的都是一些累活,而部又体现在手上。这双长满老茧的手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与沧桑,那道道沟壑虽是生活的压迫,却从中流淌出一条爱的河流。在胶东的农村一般种地分几茬,而我的父亲总能将所有时间间隙计算准确,我家的土地也总会比周围人家的地多种上一茬,我曾开玩笑地对父亲说:地摊上您算是遭罪了,一点空闲的时间都没有。
儿时的我曾一度嫌弃过父亲的手,总是埋怨他怎就不能好好地洗一洗,每次洗完手那盆里的水就像稀薄的泥浆,母亲洗干净的毛巾经父亲擦过就变得黑乎乎的。或许因为我经常埋怨的原因,后来我发现父亲每次洗手都会用鞋刷来刷手。闭上眼,记忆的大门敞开了,父亲那双粗糙的手在我的眼前一会儿模糊,一会儿清晰,晶莹的泪光中,父亲那双手又触摸我那脆弱的心房……
每逢冬季父亲的手上便会出现数不清的口子。记得一个冬日我回父母家,看到父亲坐在沙发上,前面摆了一个针线盒,父亲竟然在用缝衣针缝手上的口子,我惊讶心疼地问:“爸这样不疼吗?”爸爸说:“老皮,针扎是不疼的,我皮肤干燥,到了冬天裂口子,这样缝起来抹上油,晚上用保鲜膜包起,来好的快。”听了父亲的话我沉默无语,就悄悄走出去帮母亲做家务,但泪水已禁不住夺眶而出。
父亲的学历不高,却有着一双无比灵巧的手。家里的灯、家俱损坏,是从来不请修理工的,都是爸爸亲自上阵,几下就搞定。家里的家俱大多都是出自父亲的这双粗糙的手,让本村一些木匠都不得不佩服。父亲不仅会木匠,也是一个像样的瓦匠,家里的庭院、猪圈、鸡舍也是父亲一砖一石亲手垒起。
光阴无情,岁月如梭,以前高大、刚强的父亲现已过七旬,身体大不如前。我们姊妹几个已成家立业,家里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我曾多次劝过父亲不要再操劳去种地了,但与土地打交道习惯了的父亲却总是不肯闲着,他说:只要活着就要种点地,也是一个乐趣。如今父亲仍用他那双长满老茧子的手,在庄稼地里刨着。看着父亲的手,我把泪水硬咽下去,不能让他看到,他已经承受了太多。我只能尽量多回家帮着年迈的父亲多干一些活,算是对自己的一丝安慰。
父亲老了,父亲的手,那双长年累月和土地打交道的手,那双粗糙、饱经寒霜的手蕴含了父亲多少爱呀。就是这双饱经风霜的手,支撑着我们一家,支撑着我们的一切,支撑着我们头上的那一片天空!
作者风采与简介
姜秀丽,笔名:清雅,《悦读天下:乾坤文丛II》、《枫叶之声》《画都意象》等文丛主编,《满江红》《虞美人》《浪淘沙》《且行且吟》《云中谁寄锦书来》《常青藤》《锦书流年》《墨海书韵》《流年絮语》等诗文合集执行主编,《落入时间的海》诗文合集副主编,《中国草根》《沃土》杂志编委。
年11月,接受过“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活动案例《身影》访谈栏目的采访。文学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博爱》《京民文苑》《齐鲁英才》《北京诗人》《威宁诗刊》《鲁东作家》《青海湖》《当代人物(作家文选)》《作家导刊》《散文中国》《中国首部白癜风患者的饮食要求中科白癜风医院十一周年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