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倏停怀二胎时子宫从阴道口掉出
欢
迎
关
注
倏
停
导语:儿女双全天下第一乐事。想生二胎,除了有足够的钱“任性”,足够的精力再带一次“熊孩子”,你的身体准备好了吗?你的盆底肌恢复好了吗?不是吓唬你,有妈妈怀着孕子宫从阴道掉出来了!!肚子里怀着宝宝,子宫却从阴道口脱垂下来?这绝不是耸人听闻。专家介绍,由于经历了妊娠和分娩的女性,不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盆底肌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盆底严重受损的还会导致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而再次妊娠,又会使子宫脱垂等症状加重。因此,专家提醒准备怀二胎的女性,一定要事先做好盆底功能评估和修复。病例:怀二胎时子宫从阴道口“掉”出来 今年34岁的马女士,今年初怀上了二胎,孰料孕期还不到三个月,一天她走路时,突然感觉到子宫从阴道口“掉”了出来,虽然刚开始时,晚上睡觉时还能用手将脱垂的子宫塞回去,但时间一久,就不能还纳了。医院一查,已是严重的子宫脱垂。但由于她正在孕期,又不能接受手术,只能暂时放置子宫托。 主治医生在问诊中才发现,其实,早在生第一胎后,马女士就已经有子宫脱垂的症状,过性生活时会疼痛,而且明显感觉阴道变宽变短,但她以为只是“月子没坐好”,没有就医,更别说进行盆底功能的恢复训练了。析因:妊娠和分娩都会使盆底肌肉受损专家介绍,经历了妊娠和分娩的女性,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盆底肌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初期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或小腹坠胀感、尿频、便秘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将逐渐发展为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疾病。 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在11%~57%之间,65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上升至70%以上。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病比尿失禁更为常见,约占已生育妇女的40%~50%。而45~80岁女性的调查显示,生殖器官脱垂的发生率高达75%。但很少女性知道自己有盆底功能障碍的问题,大多数是因其他妇科疾病就诊时,医生在查体时才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阴道前壁或后壁膨出、会阴陈旧性裂伤以及子宫脱垂的问题。 “无论是第几次妊娠,在妊娠的12~24周和产褥期,就应该进行盆底肌肉锻炼,预防产后的压力性尿失禁。”王小榕还提醒,产后一年内是最佳的盆底功能训练时间,这种“缩肛运动”不仅适用于轻中度尿失禁患者和轻度子宫、膀胱、直肠脱垂患者,也可以改善性生活质量。“产后6~8周,盆底功能应该能够恢复正常,医院做一个盆底功能评估,产后42天也是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治疗的最佳时机。” 提醒:已育和30岁以上女性应及早做盆底修复 专家提醒,为了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已经生育过和30岁以上的女性,都应尽早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治疗,以防后患。此外,过度肥胖的女性尿失禁患者应减去大于体重5%的重量;爱喝咖啡的尿失禁患者应减少咖啡因摄入量,这样虽然对尿失禁本身无明显效果,但可以改善尿频、尿急症状。 “尤其是准备生二胎的女性,更应在怀孕前对自己的盆底功能做好评估,并进行必要的盆底修复,因为再次妊娠,又会使子宫脱垂等症状加重。”温馨提示对于尿失禁患者尤其是女性尿失禁患者,往往是由于生产等因素使得盆底肌受损导致的,盆底肌受损膀胱尿道等不能维持在原来的位置发挥协同作用,当腹压增加时就会出现漏尿的现象,严重者无论何种姿态都会产生漏尿。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