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康复,你我同行康复患者病例讨论
学海无涯,医患同舟共济
全面康复,你我携手同行
为更好地提升我科康复团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最大化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康复满意度,青岛西医院康复科每两周进行一次的,由患者、家属及康复团队同时参与的康复病例讨论如期举行。
时间:年10月
地点:十楼康复大厅
记录者:王晓军
参加人员:
科主任:金德浩
副主任:王彩霞
医师:邹竞飞、张寅、马强、王博、张诗萌
康复师:王晓军、邓雪、周佳恩、王金娜、闫琦阁、李欣怡、王云霞
患者姓名:孟某某
负责康复治疗师:王晓军王金娜
病例简介
主诉:四肢活动不灵7月余。
现病史:患者自述7月余前因在干活时不慎从高处坠落,导致头部、颈部、胸腰背部及四肢等全身多处外伤,并致头枕部头皮裂伤伴活动性出血,并出现昏迷症状,约10余分钟后清醒,清醒后伴四肢活动无力。无胸闷、胸痛、气促,无二便失禁,无肢体抽搐。伤后由亲友送至青医院就诊,行颅脑、上下腹、盆腔、胸部及胸腰椎CT检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腰3椎体压缩性骨折,故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腰3椎体压缩性骨折”收住入院,经治疗病情平稳后医院黄岛院区脊柱外科,于-04-0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后入路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予预防感染、预防血栓、脱水消肿、切开引流及换药等对症处理。4月前患者意识逐渐转清,认知功能逐渐恢复,并因四肢活动不医院黄岛院区康复科行康复治疗2周期,四肢活动较前好转。后多次于我院住院行康复治疗,好转后出院。现患者能独自行走,但行走不稳,双肩部、左手活动差,为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再次就诊于我院,以“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我科,现患者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
现康复评定
(1)肌力评定:双侧上肢2+级,双侧下肢4级。
(2)Berg平衡评分:47分,平衡功能良好。
(3)Fugl_Meyer:左侧上肢51分,下肢26分。
(4)生活自理能力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85/分,生活基本自理。
讨论问题
1、影响患者肌力的因素有哪些?
2、如何提高患者肌力?
下一步治疗方案
通过讨论,分析影响患者的肌力有以下因素:
1、该患者因高处跌落致脑挫裂伤,损伤的面积比较广,涉及锥体束和锥体外系,引起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2.第3腰椎椎体有压缩性的骨折,会引起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致使肌肉萎缩和肌张力减低,而该患者并不符合,故排除第3腰椎椎体有压缩性的骨折对患者肌力的影响。
3.患者颞叶海马部位损伤,所以情志方面的症状也比较明显影响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主动性。
患者下一步康复治疗方案如下:
1、先从近端力量开始,比如肩关节的稳定控制,以及膝手跪位的训练。
2、注重功能导向性训练,要注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训练。
3、核心肌群训练(仰卧位交替足跟触摸训练、平板支撑训练)
4、弹力带加压抗重力伸展,稳定躯干。或进行原地摆臂踏步运动,爬行训练。
5、针灸:治疗可以选择运动刺激区,前至神庭穴后至百会穴、左右及曲鬓这个“菱形区”内经穴密集、汇集了绝大部分治疗中风的传统头穴,又与诸家的头部刺激区相重叠,同时百会穴属督脉,百会一穴,中医认为该穴是全身“气”汇集于此,针刺此穴能推动血液运行,从而起到祛除瘀块的作用。针刺的同时,配合肢体被动运动,可使患者注意力集中于动的患部,有利于激发经气并较好地导引“气至病所,抵御病邪”,且能活跃患部肌肉,使沉睡、僵硬状态下的神经觉醒。针刺与锻炼相辅相承,共达舒筋活络,气通瘀散之功。也可行穴位注射,每穴2ml。“扶正补土”法艾条灸选穴,气海、关元、双脾俞、双胃俞、双肝俞、双肾俞等。
6、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言语不利+石菖蒲,远志,郁金,上肢不利+桑枝,桂枝,威灵仙,下肢不利+牛膝,地黄,肉苁蓉,肢软+桑寄生,川断,牛膝。
康复讨论小结
结合患者病变部位指导康复,制定更科学、专业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作者:王晓军
编辑:邓雪
审核:马强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