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了解分娩的过程,减少分娩时不必要受的
分娩过程是怎样的?产妇应该怎样配合?
分娩过程可长可短,短可为6个小时或更短,长可达24个小时。分娩过程可分为三个独立的阶段:
第一产程第一产程是指正式临产(有规律宫缩,子宫颈口逐渐扩张,胎儿先露部逐渐下降)到宫口开全。初产妇一般要经历10-14个小时。这一段时间是生孩子过程中最难以忍受的,阵阵的腹痛、腰酸会使你惊慌、恐惧,有时陷入一种难以控制的状态,这时你需要有人陪伴、帮助,丈夫或亲人(应该受过训练,不然他们会帮倒忙)可以在旁边帮助你。医院内的有经验的助产士陪伴,我们称为导乐(DOLA)待产。你可以采取你认为舒适的各种体位,可以直立,来回走动,也可以趴在椅背上朝前坐,可以跪在地上,或依靠在陪伴者的身上。他们可以帮助你按摩背部、腰部,轻揉腹部,给你喂水喂饭来共同度过这段时间。另外你要将产前学会的呼吸与放松的方法应用在产程中,来缓解你的疼痛。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信心,这种痛苦的历程是母亲伟大的标志,在这个过程中诞生出了新的生命,只有经历了分娩这个过程才是真正完整的女性。
1、第一产程分为三个时期:
①早期: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大3厘米,时间大约持续8-12个小时。宫缩约5-10分钟一次,每次持续约30-45秒,宫缩较柔和,逐渐增强,可以忍受。
②活跃期:从宫口开大4厘米到宫口开大7厘米,时间大约3-5个小时。宫缩约3-5分钟一次,每次持续约45-60秒,宫缩较强烈,难以忍受。
*注*这个时候陪伴者应该做的是:
医院;
要求陪护;
精神上支持、鼓励;
抚触按摩帮助放松身体;
引导呼吸转移注意力。
③转换期也叫过渡期:从宫口开8厘米到宫口开全,时间大约0.5-2个小时。
宫缩约1-2分钟一次,每次持续约60-90秒,宫缩强度最强,是第一产程中最困难的时期,特别难以忍受。
2、第一产程自我帮助的方法
①适当活动,更换体位;
宫缩间隙期间适当活动,采取你认为最舒服的姿势,这样会帮助你减轻疼痛。
②宫缩时集中精力于自己的呼吸,使自己处于平静状态,尽量不要去想宫缩。
③放松休息;
宫缩间隙期间要放松,尽可能地做到全身松弛,以节省体能以便第二产程用力。
④适当宣泄;
可以借助唱歌、呻吟、叹气等减轻疼痛(但不要大声喊,这样消耗体力太大)。
⑤分散注意力;
注视固定的一个地方或物体以帮助分散注意力。
⑥接纳宫缩;
每次宫缩时,不要想接下去还有多少次宫缩,你可把每一次的宫缩视为浪涛,增强自己的信心,不断地鼓励自己:越过这些浪涛后就可以得到心爱的宝宝。
⑦勤解小便:
要注意勤解小便,1-2个小时解一次,否则涨满的膀胱会影响胎头下降。
⑧补充能量,多饮水。
注意食用容易消化吸收的流质或半流质的饮食,别喝太甜的水。
3、第一产程丈夫需要做的
①在妻子宫缩时多给些赞扬、安慰和鼓励。如果她变得无理,也不要介意,因为这时妻子非常需要丈夫的帮助、鼓励,没有你是不行的。
②提醒妻子并和她一起应用呼吸与放松的技巧。
③宫缩间歇期提醒她充分的放松休息。
④帮助妻子擦去额头的汗,给她喝点水,握住她的手,按摩她的背部,建议她调换一下姿势,或者做些对她有帮助的任何事情。在做之前,最好弄清楚她喜欢用哪种形式和喜欢怎样按摩。
⑤丈夫在妻子与医务人员之间起着中间人的作用,要多和医务人员沟通。
第二产程第二产程是指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过程,此时宫缩约3-5分钟一次,每次持续约60-90秒。初产妇这个过程约1小时左右,最多不超过2小时,时间长了会造成胎儿缺氧、窒息。所以如果将近2小时了,孩子还未出来,医生会设法帮助你。
在这个阶段你会感到腹痛不太厉害了,每当宫缩时就想用力将胎儿向外推出。这时你的努力将会非常有效,你可以在助产士或丈夫的帮助下找到一个最舒适的姿势,来帮助你很好的用力,这种向下用力的动力常常难以控制。第二产程中呼吸配合用力非常的重要。
**切记**:宫口全开后想解大便,一定和大夫讲,否则容易在排便时孩子也被一并排出的危险。
1、分娩过程包括:
①胎头“拨露”阶段:
宫口开全后,产妇开始屏气用力,胎头移动接近阴道口,就会看到胎儿头部。胎头随每次宫缩向前移动,当宫缩消失时,胎头又会稍向后缩进少许,这叫做胎头“拨露”。拨露时胎头时隐时现,这是正常现象。
②胎头“着冠”阶段:
随着子宫收缩和母亲使劲的共同作用下,胎头继续下降,直至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胎头在宫缩间歇时也不再回缩,这叫做胎头“着冠”。在胎头“着冠”阶段,阴道口开到最大,产妇此时会阴部有被拉伸、烧灼的感觉。这是因为阴道组织扩张变薄引起,是正常的,不必紧张担心。
③胎头娩出阶段:
胎头“着冠”之后,即到了胎头娩出阶段,助产士开始准备为您接生,当随着宫缩,胎头大部分出来之后,助产士会告诉你不要用力了,这时你一定要配合助产士,要全身放松,用几秒钟的时间喘喘气,防止会阴部的裂伤。如果你的会阴部条件较差,有撕裂的危险(根据胎儿大小),助产士会酌情给你做会阴切开术。
胎头娩出时,胎儿的面部朝下,先看到胎儿前额,然后是鼻子、嘴。胎头娩出之后,助产士会检查一下脐带,以确保胎儿的颈部没有被缠住,如果有脐带绕颈,要松开脐带。然后,助产士会清洁胎儿的嘴、鼻以及口腔,如需要时,要把胎儿上呼吸道中的液体吸出。
④胎肩及胎儿娩出阶段:
胎头娩出之后,胎头会转向一侧,使得头与两肩保持在一条线上。下次宫缩期间再一用力,胎儿的前肩先娩出,随后,后肩娩出,整个胎儿全部娩出。助产士会给胎儿清理呼吸道的粘液和羊水,以促进胎儿第一次呼吸,随后剪断脐带消毒处理胎儿的脐带,查体,称体重及测量身长。然后,包裹好放到你的怀里,进行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2、第二产程自我帮助的方法
①宫缩时要平稳地用长劲向下推出胎儿。
②宫缩向下用力时,如有粪便或小便漏山也小要担心紧张,这是常见的事。
③宫缩间隙设法放松盆底肌肉和面部肌肉,使自己完全处于松弛状态。
④两次宫缩间隙尽可能地多休息,这样,你能把所有的力气集中到将胎儿向外推出的动作上。
注:宫口全开后,吃巧克力对分娩有帮助。
3、第二产程中丈夫需要做的
①丈夫的陪伴能使妻子精神放松,并能帮助妻子保持镇静和充满信心。
②宫缩时鼓励她用长劲,告诉她产程的进展。当胎头拨露时,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告诉她,在一旁给她加油。
③在两次宫缩之间设法使妻子放松,帮她擦去汗水,并说些体贴、鼓励的话,给予支持。如果她不希望你碰她,你就照办,但要站在她的身后。
第三产程第三产程是胎儿娩出后到胎盘娩出的过程。胎儿娩出后,宫缩短暂停歇,大约5-10分钟,又会出现相对无痛的宫缩,以排出胎盘,这就是第三产程。第三产程一般不超过半个小时。这时助产士的一只手要放在你的腹部上面,另一只手轻轻地拉着脐带以助胎盘娩出。胎盘娩出后助产士会检查胎盘和胎膜是否完整,之后,检查宫颈有无裂伤,会阴有无撕裂或侧切伤口情况,然后缝合裂伤或侧切伤口,这时你也要放松以配合助产士缝合。
当面对你刚生下的宝宝时,你和丈夫一定会十分兴奋、惊喜,甚至会流下激动喜悦的泪水;当你和丈夫共同走过这段经历时,你会更有自信,更加坚强,丈夫会更加关爱你。
注:产后4小时内妈妈必须解小便。
影响分娩的因素分娩时一般会遇到哪些困难?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分娩?
影响分娩的因素有四种:
1、产力:指子宫收缩力、腹肌收缩力、骨盆底肌肉和肛提肌收缩力。
子宫收缩力是最主要的产力。如果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力量不够,医生会酌情给予催产素加强宫缩。
腹肌收缩力、骨盆底肌肉和肛提肌收缩力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如果第二产程腹肌或骨盆底肌肉力量不足,会导致胎头娩出困难,第二产程延长。
2、产道:胎儿娩出的通道,包括由骨盆构成的骨产道和由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软产道。
孕28周产检时会测量骨盆大小,如果骨盆狭窄在孕37周时会重新测量。一般骨盆出口横径≥8cm为正常骨盆,=7.5cm为临界骨盆,(7cm为狭窄骨盆。医生会在孕37周时根据骨盆大小和胎儿大小鉴定你的分娩方式。骨盆狭窄是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如果软产道有异常,如有阻碍产道的肿物、畸形(如阴道纵隔、横隔、斜隔)等无法阴道分娩的要做剖宫产术。
3、胎儿:包括胎儿大小、胎位和胎方位。
胎儿过大阴道分娩会相应困难。产前检查时医生会根据胎儿大小与骨盆大小的关系决定你的分娩方式。
正常胎位为头位,即胎头位于下腹部骨盆入口,胎臀位于上腹部。如果胎头位于上腹部,胎臀位于下腹部骨盆入口处则称为臀位。如果胎头位于腹部侧面,胎儿横在腹部,则称为横位。臀位和横位是异常胎位,一般需做剖宫产。
若为头位,胎头枕骨与骨盆的关系也很重要。一般最正常的位置应为枕前位,既胎儿趴卧在母亲腹中,胎儿枕骨位于母亲骨盆的左前方或右前方。当胎儿侧卧在母亲腹中,枕骨在母亲骨盆侧方时,称枕横位。当胎儿仰卧在母亲腹中,枕骨在母亲骨盆后方时称为枕后位,大部分枕后位胎儿在子宫收缩力及体位影响下可以转为枕前位,但也有一部分转不过来而造成难产。有的产妇不理解认为我明明胎位正(指头位)为什么还会难产就是这个原因。
一般讲产道因素在产前检查时都可以了解清楚,胎儿大小在临产前要有一个大概的估计,我们称此为不变因素,而产力及胎头位置则在临产后判断,甚至有的要到临产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能作出判断,称为可变因素。既然是可变因素,所以有时依靠自身的力量可以改变,当然必要时也可应用一些药物来帮助加强宫缩,或以体位及手法来协助胎头位置纠正。
4、心理:产妇充分的精神心理准备,坚强的意志及信心,也是完成分娩的重要因素。
只有在这四种因素都正常或相互协调适应时才可以正常分娩,如果这四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可以引起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