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药致聋这5种药你还在给孩子服用吗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5岁的小主人公付浠诺“笑”着开始讲自己的故事,却看哭了亿万妈妈!
“我不到一岁就学会叫爸爸妈妈”、“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央视公益片中,原本这样可爱的浠诺,却因为一次发烧后用药不当,渐渐失去听力。
而事实上,“浠诺”,只是我国每年因用药不当致聋的个孩子之一。
据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统计:在我国,每年有3万儿童因用药不当致聋,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伤的,更是难以计数。这种“无心”之痛,更让人揪心。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部分药物使用不合理会造成药物不良反应,严重的会引起致残,甚至死亡。根据文献记载,我国每年约有例儿童死于用药错误,多涉及年龄较小,病情危重复杂的患儿。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在每年死于不良用药的人中,儿童占1/3。
由此可见,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极高,家长更应重视儿童安全用药,避免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
孩子不是你的缩小版儿童要用儿童药每一位家长都要学习和了解儿童安全用药知识,树立安全用药意识、养成安全用药习惯,为孩子的健康把好安全关。
家长给孩子用药最容易犯的9个错误!当妈当爹的必须知道!
错给儿童服用成人药有的家长会给儿童服用自己服过觉得有效的药物,并按成人剂量减半,他们认为只要剂量减半就不会有问题。
其实,按成人剂量减半给儿童用药是不科学的,也是很危险的。
儿童的肝脏还没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
儿童的肾脏仍处于生长发育之中,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也不如成人;
儿童大脑的血脑屏障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还不能阻止某些药物对大脑的伤害。
因此,不能自己给宝宝随意服用成人药物,即使减少剂量也不行。有些药物确实没有儿童专用的剂型,这时候应该让医生来判断能不能给孩子用。
错洋货一定好过国货很多家长们会更倾向于选择海淘药品,这里面其实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其一,由于语言障碍,很多家长无法了解海淘药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
例如小蜜蜂紫草膏,淘的时候商家可能会夸大它的疗效,说成是可以吃的万用药膏,但实际上,它在美国的适应症用于提神醒脑、缓解疲劳,使用人群是2岁以上,每日最多3~4次,2岁以下使用要咨询医生。
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紫草科植物,因此外涂要避开溃破的皮肤才不会有肝毒性。
错保健品当糖果吃不少家长怕孩子缺维生素或微量元素而选择给儿童服保健品。为了在口味上吸引儿童,保健品的厂家把产品的口味做得很好,以至于不少孩子把保健品当糖吃。
例如,不少妈妈给孩子海淘“小熊糖”,这是一种儿童型复合维生素,口味好而且外形可爱,孩子们很爱吃。其实国外有多个小熊糖过量的案例报道,都是趁父母不注意儿童误服导致出现不良反应的。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保健品吃多了也会中毒,一定要提前告诉孩子这不是糖,并且要把保健品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或者锁进柜子里。
错中药无毒无副作用中药由于是传统医学文化的传承,没有特别严格的临床试验,因此药品说明书里的不良反应通常注明“尚不明确”。“尚不明确”只表明没有可参考的临床数据,很有可能是某些风险未被发现和证实,绝不代表是安全无风险的。
说白了,就是风险未知,相比于清晰写明的不良反应,哪个更可怕,一看便知啊。
另外,%植物来源的药物并不代表%安全。提醒家长们不要随意给孩子吃所谓的“小中药”来强身健体,要牢记“是药三分毒”的古训。
错朋友推荐的药物肯定错不了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私下交流育儿经,对朋友推荐的用品、药物等非常信赖,不经过药师或者医生就私下给孩子用,隐患不小。
因为每个宝宝的状况不同,生病的原因也不一样,应该由医生判断病人病情后确定需要用哪些药以及如何使用,而不能轻信朋友或熟人的推荐、私下给宝宝服用某些药物。
错滥用抗生素或拒绝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将增加抗生素耐药的几率,导致孩子一旦真正需要抗生素时,抗生素不再起作用。现在很多医生都提醒家长不要滥用抗生素,于是有的家长就一味地拒绝使用抗生素。
实际上,应该理性看待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是处方药,不赞成家长自作主张给孩子使用抗生素,但如果在就诊时,医生明确诊断是细菌感染并且开了抗生素,就应当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服用,而不应当抱有排斥心理盲目拒绝。
抗生素使用的时候,也有一些误区需要避开:
其一,病好了立刻停用抗生素。其实没用够疗程也容易导致细菌耐药。
其二,抗生素效果不好就马上换药。细菌性感染是个逐渐起效的过程,大概需要2~3天才能看出效果,并不是吃了一个剂量就能立竿见影,因此不要随意停用或频繁更换抗生素。
其三,抗生素越新越贵越好。医院就要求医生开三代头孢。事实上,抗生素没有谁比谁更厉害一说,不同的感染部位的致病菌不同,因此不同的抗生素针对不同的致病菌。
错多吃药好得快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觉,以为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于是中药加西药,多种药一起服。
事实上,绝大多数药物进入体内要经由肝脏代谢灭活,肾脏排泄清除。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因此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同时服用,造成肝肾损伤。
错搞混药名,看错包装“国家用药错误报告项目”统计显示,将近1/4的用药错误因搞混药名所致。
例如,用于儿童退烧的泰诺林和用于儿童感冒症状的泰诺就很容易混淆。泰诺林是单一成分的药品,有效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泰诺(酚麻美敏)是复方成分药品,含4种成分,除了对乙酰氨基酚外,还含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和马来酸氯苯那敏。
对于儿童高烧不退,如果需要用药,用到的应该是泰诺林,如果搞混药名选了泰诺,则可能烧没退下来,反倒给儿童带来嗜睡、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副作用。
这个错误真是低级,犯了的家长都该面壁思过。
错依赖药物轻视护理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患病后更重要的是护理,无论这个疾病是严重的还是轻微的。
比如湿疹宝宝的皮肤往往比较干燥和瘙痒,抓挠后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皮肤一破,外界的过敏原如花粉、动物皮屑、尘螨等更易进入体内而使湿疹加重。因此,应该勤涂多涂低敏保湿润肤霜,重建皮肤的屏障功能非常重要。做好保湿是控制湿疹反复发作的基础,做好保湿事半功倍。
外用的激素类药物是不能治愈湿疹的,但可以控制湿疹的反复发作直至自愈。
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内容出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里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