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方宝宝吃手怎么办这样阻止是害了

胖胖猴妈妈:头痛啊!宝宝快五个月了,特别会吃手,大拇指头已经被他吃得扁掉了。睡觉的时候拿掉手指头就哭得稀里哗啦的,好焦躁啊……

麦兜妈妈:1岁半了还在吃手,都说吃手是因为她需要安慰,可是她看起来也不焦虑,一边看着动画片,一边吃手,稍微闲一点就吃!爷爷奶奶快焦虑死了!

吃手怎么办?凉拌!

0-1岁的宝宝确实有吮吸的需求,吮吸能带给他们安定的感觉,同时也是手眼协调能力的锻炼呢。

宝宝吃够了,自然也就不吃了。大部分的宝宝到1岁之后,都会减少吃手。如果一味地阻止宝宝享用吮吸的乐趣,未来反而可能变得调皮、冲动、缺乏自制力。而上面提到的那些打手啊、抹苦的东西啊,简直是反人类的行为好么!一时的有效,换来宝宝内心的伤害和长远的阴影,划算么?

如果妈妈们担心病从口入,我们平时做好卫生就好,勤洗手,或是用一条薄薄的纱布巾;如果是担心对牙齿不好的,美国儿科学会表明,频繁吮吸长达三四年以上才会对牙齿造成影响,所以除非4、5岁了还在吸手指,否则不用焦虑噢!

吃手太厉害怎么办?

吸引宝宝注意力

宝宝吃手有个普遍原因,那就是“太无聊了”。我们可以通过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多和他们玩,让他们的手忙活起来,吮吸自然而然就少了,同时还能玩出亲密、玩出聪明来。这一招大小月龄“吃手小达人”皆适用!

比如可以多带他们进行户外活动。宝宝的小手早已灵活得不得了,他会通过摇晃、敲击、滚动、扔掉等不同方式全方面地来探索这触手可及的世界。我们要做的就是满足他探索的欲望,自然就没空吃手了。

其次,大月龄的宝宝,由于认知发展正处于陌生人焦虑期,这会让他更依赖通过吃手来获得自我安抚。多出去走走看看,也会让宝宝更快地度过这个焦虑期呢!

做只宝宝肚里的小蛔虫

《发展心理学》指出:安全型依恋的宝宝,情绪会更平和,对事物的反应也会更灵敏。影响依恋类型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抚养质量,也就是说:妈妈越能对宝宝的需求做出快速回应,宝宝就越能体验舒适和愉悦,从而形成安全型依恋。听起来很深奥?只要备点必要的育儿知识,再来点积极的育儿心态就可以了。

比如4-9个月的宝宝开始长牙啦,这感觉实在是又痒又肿痛!妈妈们可以给宝宝准备咬咬棒、磨牙饼干。不然,宝宝可是会吃手给你看哦!

比如1-2岁左右的宝宝,迎来了传说中的“第一青春期”。小家伙会超级自恋,以自我为中心。妈妈们,拼耐心拼眼劲的时候到了。宝宝肚子饿了,想睡觉了,无聊了……做妈的,若能闪电救助,宝宝自然不焦虑,吃手也就少了。

安抚奶嘴和其他安抚物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宝宝如果在吃奶之外还有强烈的吮吸欲望,安抚奶嘴可以满足他的需要。对于小月龄的宝宝,安抚奶嘴真是一大神器。很多老人都不能接受宝宝吃奶嘴,但其实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奶嘴的使用是利大于弊的,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妈妈的乳头。

通常认为2岁前戒掉奶嘴就不会影响宝宝发展,国外吃到三四岁的孩子满大街跑呢!依然心存顾虑的妈妈,可以看看这篇《安抚奶嘴能不能用?来自美国权威医学网站的建议》。

来源:网络

编辑:彭彭









































弥勒高铁动车到昆明了内部细节大曝光能
弥勒高铁动车到昆明了内部细节大曝光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vo.com/slszl/106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