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主任医师考试重要考点知识

  

  治疗方案

  1.病因治疗积极寻找病因,若发现糖尿病应治疗糖尿病,若有尿瘘、粪瘘应及时行修补术。

  2.局部治疗可用0.1%聚维酮碘液或1:高锰酸钾液坐浴,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坐浴后涂抗生素软膏或紫草油。此外可选用中药苦参、蛇床子、白癣皮、土茯苓、黄柏各15g,川椒6g,水煎熏洗外阴部,每日1—2次。急性期还可选用微波或红外线局部物理治疗。

  预后及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换内裤,穿纯棉内裤,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特别提示

  1、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清洁外阴部,内裤应柔软透气并经常清洗晾晒,保持外阴部的干燥情洁;

  2、内衣裤与其余应分别洗涤,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居住地应通风、保持清洁,防止因潮湿导致至病菌大量滋生;

  4、性交、洗澡等应注意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5、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一)外阴感染:分娩时外阴裂伤或会阴切开后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可见缝线孔流出脓液,有时自行裂开,引流通畅者,体温一般不超过38℃。

  (二)阴道感染:滞产多次于阴道检查及手术创伤等,给正常存在于阴道内的细菌造成致病环境和条件。接产时不慎将纱布留阴道内,亦为感染源之一,症状多较外阴炎严重,阴道穹窿撕裂感染后,炎症可向周围扩散,引起创办腔蜂窝组织炎。

  (三)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由于细菌侵入胎盘剥离面,引起炎症,进而扩散至全部子宫内膜及肌层。一般在产后3-5天发病,表现为下腹疼痛,子复旧缓慢,有压痛,恶露增多,可有臭味或呈脓性,体温38℃,严重者可达40℃,并伴有寒战等全身症状。

  (四)盆腔蜂窝组织炎:多自子宫内膜炎扩散而来。细菌通过淋巴管侵入盆腔蜂窝组织,少数可来自阴道穹窿或宫颈裂伤,多在产后3-5天发病,先有内膜炎症状及体征,然后出现寒战、高热、脉数及下腹剧痛,子宫复旧不佳,子宫及两侧面有压痛,附件组织增厚或形成肿块,治疗后大都能吸收好转,治疗不彻底者将转成慢性盆腔炎。如治疗不及时,炎症可进一步发展,形成盆腔脓肿,发热呈弛张型,肿块出现波动,可向下突入阴道穹窿或向上出现于腹股沟上方,需切开引流。有时脓肿自行破溃,脓液经直肠膀胱排出,症状很快减轻,但如破入腹腔则腹痛加重,伴休克,并渐渐出现弥漫性腹膜炎症状与体征,抢救不及时者,后果严重。

  (五)腹膜炎:由以上炎症扩散而来,首先累及盆腔腹膜,充血肿胀,有渗出物,大网膜肠管与盆腔器官之间发生粘连,可形成局限性肿块,渗出物可积聚于子宫直肠陷窝,形成脓肿。症状多较重,除寒战,高热外,尚有腹胀、下腹剧痛,触诊有肌紧张、压痛或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状,炎症可扩散成弥漫性腹膜炎。

  (六)血栓性静脉炎:多为厌氧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子宫内膜炎之后,由宫壁胎盘附着面的血栓感染向上蔓延引起盆腔血栓性静脉炎。它常累及子宫、卵巢及腹下静脉丛,引起寒战、高热、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及下腹剧痛。盆腔检查可无异常,有时可扪及有触痛的及有血栓形时的静脉丛。须与急性阑尾炎、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盆腔脓肿相鉴别。有的患者可能体征不明显,仅持续发热,虽用大量抗菌素亦不见下降,有时用抗凝药如肝素等,体温可于48-72小时内下降,但宜慎用。

  如栓子脱落可引起肺梗塞、肺脓肿、肺炎或胸膜炎,栓子亦可进入全身循环,引起脓毒败血症及多发性脓肿。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累及股静脉、腘窝静脉及隐静脉,可导致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出现患者下肢肿胀、发白,伴有疼痛,俗称“股白肿”。

  (七)败血症:炎症进一步扩散,细菌或毒素可进入血循环造成败血症。全身症状更为严重,出现高热、恶寒、体温达40℃以上,并可有神志不清,谵语及昏迷等,严重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感染常并发中毒性休克,抢救不及时,将危及生命。

  

  诊断

  诊断完全性子宫破裂一般困难不大,根据病史、分娩经过、临床表现及体征可作出诊断。不完全性子宫破裂只有在严密观察下方能发现。个别晚期妊娠破裂者,只有出现子宫破裂的症状和体征时方能确诊。

  个别难产病例经多次阴道检查,可能感染出现腹膜炎而表现为类似子宫破裂症象。阴道检查时由于胎先露部仍高、子宫下段菲薄,双合诊时双手指相触犹如只隔腹壁,有时容易误诊为子宫破裂,这种情况胎体不会进入腹腔,而妊娠子宫也不会缩小而位于胎体旁侧。

  治疗措施

  发现先兆子宫破裂,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子宫收缩,如给乙醚全麻、肌肉注射度冷丁mg等,以缓解子宫破裂的进程。最好能尽快行剖宫产术,术中注意检查子宫是否已有破裂。

  子宫破裂胎儿未娩出者,即使死胎也不应经阴道先娩出胎儿,这会使裂口扩大,增加出血,促使感染扩散,应迅速剖腹取出死胎,视患者状态、裂伤部位情况、感染程度和患者是否已有子女等综合考虑,若子宫裂口较易缝合、感染不严重、患者状态欠佳时,可作裂口修补缝合,有子女者结扎输卵管,无子女者保留其生育功能。否则可行子宫全切除或次全切除。子宫下段破裂者,应注意检查膀胱、输尿管、宫颈及阴道,若有损伤,应及时修补。

  子宫破裂多伴有严重的出血及存在感染,术前应输血、输液,给予乳酸钠,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术中、术后应用较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

  

  (一)止血

  1.宫缩乏力性出血

  (1)刺激子宫收缩

  腹部按摩子宫是最简单有效的促使子宫收缩以减少出血的方法。出血停止后,还须间歇性均匀节律的按摩,以防子宫再度松弛出血。必要时可置一手于阴道前穹窿,顶住子宫前壁,另有一手在腹部按压子宫后壁,同时进行按摩。

  (2)应用宫缩剂

  (3)压迫腹主动脉

  (4)选择性血管栓塞

  (5)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髂内动脉以上措施均可保留子宫,保留生育机能。

  (6)子宫切除是控制产科出血最有效的手段。各种止血措施无明显效果,出血未能控制,在输血、抗休克的同时,即行子宫次全或全子宫切除术。

  2.胎盘滞留或胎盘胎膜残留所致的出血

  胎儿娩出后超过30分钟,虽经一般处理胎盘仍未剥离,或伴大出血者,应尽快徒手剥离胎盘。

  植入性胎盘不宜强行徒手剥离。出血多者,即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

  3.软产道损伤所致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

  5.子宫内翻

  在全麻下试行经阴道子宫内翻复位术。

  (二)防治休克

  发生产后出血时,应在止血的同时,酌情输液、输血,注意保温,给予适量镇静剂等,以防休克发生。出现休克后就按失血性休克抢救。输血量及速度应根据休克的程度及失血量而定输血前可用平衡盐、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及生理盐水以暂时维持血容量。

  (三)预防感染

  由于失血多,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之多有经阴道宫腔操作等,产妇易发生产褥感染,应积极防治。

  (四)纠正贫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vo.com/slszj/158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