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3岁女孩一直被误以为是斜视,原来是因
刘女士的女儿今年3岁,长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可不论是亲戚邻里,还是单位同事,见到刘女士的女儿后都说这个小孩有点“斗鸡眼”。刘女士怀着满肚疑问带女儿到眼科就诊,经诊断,刘女士女儿是因为内眦赘皮造成假性斜视。
内眦赘皮常被误认为斜视
内眦赘皮,是指两眼内侧眼角(靠鼻子的一侧)有一片呈略带弧形的垂直皮肤褶皱,遮盖了部分或全部的内眦角,使眼球看起来像“斗鸡眼”一样。
一般情况下,赘皮和鼻梁发育有关,随着年龄增长,鼻梁逐步变挺,赘皮随鼻梁拉升,被遮挡的眼白也会露出来。但部分患儿长大后赘皮的情况仍无明显改善,出现睑裂过小、双眼内眦间距过宽,甚至眉部畸形等,严重影响美观,这时可以进行手术矫正改善。另外,部分患者的赘皮会造成倒睫,严重者倒睫持续刺激眼球引起明显不适,应尽早手术。
如何判断孩子到底是内眦赘皮还是斜视?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即观察孩子日常视物时是否出现一只眼看正前方,另一只眼偏向一侧的现象。可以使用弱光的手电筒照射孩子眼睛,观察黑眼珠上的反光点是否都在黑眼珠中央,若都位于中央可暂时排除斜视,继续观察;若一只眼或两只眼的反光点不在黑眼珠中央,则提示孩子很可能存在斜视。此外,观察孩子日常视物时是否出现歪头,这类情况的发生也可能是斜视。
孩子斜视治疗需趁早
如果怀疑孩子有斜视,医院眼科就诊,不能大意。发病的年龄对预后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发病越早对双眼视觉功能的影响越明显,2岁以内有斜视的患儿以先天性或器质性病变为主。因此,儿童要定期检查视力,必要时还要散瞳做屈光检查。怀疑有斜视的孩子,要在望诊的基础上进行遮盖检查、斜视角检查、同视机检查、眼球运动功能检查等。
儿童的斜视和弱视是相伴随的,早期治疗很重要,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双眼视功能。研究表明,2岁左右早期矫正斜视效果较好,年龄越大,双眼视觉功能异常越难恢复。尤其是发病早的内斜视,如果未能在患儿5岁前双眼视觉发育尚未完成时矫正眼位,则几乎不能恢复双眼视功能。斜视若不及时矫正,可能会引起弱视、双眼立体视觉障碍、双眼融合功能障碍等,导致孩子视力下降、视物重影以及判断高度、深度、远近距离的视觉功能异常等,影响生活。父母患斜视的孩子,发生斜视的概率较常人高,因此具有家族性斜视病史的孩子应尽早进行眼科检查。
文:王一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来源:中国家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