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印象丨风靡欧美的小游戏,你知道它来自
很多人觉得国外什么东西都是好的,买东西要海外代购,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也起劲儿地过,信奉着“国外的月亮比较圆”,殊不知,外国人也在追赶着中国的潮流,比如有一个源自中国的小游戏,他们一玩就玩了几百年。
生日你会怎么过?蛋糕、礼物、大餐、许愿、逛街、KTV、夜店?是不是每个人的生日都是这样的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但是在欧美,尤其是墨西哥、古巴等拉美国家,那里的人,尤其是小孩子在过生日时,会玩一种小游戏——在高处悬挂一个用报纸、纸板、绉纸等做成的五彩斑斓的人偶或动物,然后用布蒙上孩子们的眼睛,让他们在原地旋转几圈后挥舞彩棒击打悬在头顶上的人偶,通常小寿星会挥舞第一棒,其他的小朋友接力击打,直到听到“哗”的一声,人偶被打破,里面的糖果、糕点、小礼物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散落一地,大人小孩一拥而上,争相捡拾,将生日聚会推上高潮,而这个人偶就叫做pinata,皮纳塔。
当然,这个简单又有趣的小游戏并不只限于生日宴会,在任何的节日、庆典、聚会上都可以玩,而且你能在店里买到各种各样的人物或动物形象,既有小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也有带着讽刺意味的政治人物,或者水果、火箭、汽车、飞机等造型,甚至还有专为成人主题派对设计的X级pinata(当然,那种是需要私人定制的哦),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出来的。
pinata既有工艺性又有娱乐性,同时还具备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宗教背景(这个后面会细说),法国人将这个小小的游戏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足见对它的喜爱程度。可是有一件事你一定不知道,这个风靡欧美的pinata,实际上却带着中国的基因。
作为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古代中国,当时的人们在过春节时有这样一种习俗:用彩纸、稻草等做成水牛或者其他动物的形象,里面塞满农作物的种子,将它悬挂起来后用树枝击打,一旦被打破,种子会撒得满地都是,这就寓意着来年秋季的大丰收。然后人们将这些被打破的动物形象烧成灰烬,各自分了带回家,这样可以保佑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生活美满。
就是这样一个也许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非常普通的风俗却引起了旅行到此的马可·波罗的兴趣,他不仅将这一东方大国中的古老风俗写进了游记中,还将一些打破的动物形象带回了意大利,这个新奇的东方风俗仪式很快便从意大利传到了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国家,成为他们庆祝四旬节诸多仪式中的一种。
而当西班牙殖民者登上了美洲大陆,却惊奇地发现,当地的土著居民们有着与此极为相似的习俗。当时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玛雅人在庆祝太阳神、战神Huitzilopochtli的生日时,祭司们会在寺庙的柱子上放置一个陶罐,外面用五颜六色的羽毛做装饰,罐子里则装满了各种珍宝,当罐子被打破,无数的珍宝落在神像的脚上,那就是献给神的祭品。西班牙殖民者们没想到,亚洲的民俗与美洲的宗教仪式竟然会如此的相似!
不过,不远万里前来传播天主教的传教士们却从这一仪式中找到了传播宗教教义的突破口。他们将陶罐用彩纸包住,在彩纸上固定住七个圆锥体,然后让当地人蒙上双眼,手握棍棒打碎陶罐,罐子里满满的糖果、水果、种子等便散落下来。看似只是一个有趣的游戏,又因为与宗教仪式极为相似而让土著居民们倍感亲切,毫无防备,因而很快就在当地流传开来,并且大受欢迎。而实际上,传教士们在这样的小游戏中蕴含了深刻的宗教隐喻。
七个圆锥体象征了天主教中的七宗罪——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淫欲和暴食。陶罐外五颜六色的彩纸代表了现实世界中的多重诱惑,参与者蒙着双眼,则表示对信仰的绝对相信,手持的棍棒是正义、美德和信仰本身,而一旦罐子被打破,掉落下来的糖果、美食则是上帝对战胜诱惑的信众们的奖励。通过这个叫做“打破pinata”的小游戏,天主教就这样在美洲大陆上生根、发芽,成为如今以墨西哥为代表的拉美国家的主要宗教信仰。
当然,如今的打破pinata游戏在墨西哥、古巴等国家都早已失去了最初的宗教内涵,而成为了圣诞节、新年、生日、聚会等各种庆祝场合中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美国费城还曾制作过一个长14米、宽7.3米、高18.9米的巨型pinata,里面塞足了3.63吨糖果,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现在的pinata已经用报纸、纸板代替了陶罐,因为打碎的陶罐碎片很可能会伤到小朋友。而在墨西哥小镇阿克曼,还矗立着当时传播pinata游戏的传教士的雕像,在那里,有很多制作最传统pinata的作坊,当地制作的pinata是先准备一个吹好的气球,然后用报纸一层层的粘在气球上,做成罐状,等到干透后再在外面粘上七个尖角,最后用五彩斑斓的绉纸装饰全身。
当然,那里的手工艺人们也并不满足于照搬传统,比如被誉为“pinata女王”的卡玛秋,她就别出心裁的将纸片剪成叶子的形状,再在中心贴上一朵红花,整体看上去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而她的女儿则将所有的装饰绉纸折成半开的甜筒状作为花瓣,层层环绕组成一朵花,并取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名字——调情。
当地的艺人们都对pinata有着深深的热爱,有的还在自己身上纹上一只pinata,他们认为,每一个做好的pinata都传递着制作者满满的心意。
而古巴人则改进了pinata的设计,将它的底部安装上活板,活板外装饰有很多丝带,玩的时候每人拉一根丝带,而其中只有一根是可以拉开活板的,这样的pinata不仅可以在聚会中反复使用,平时还可以被孩子们当作自己的“藏宝盒”。
当然,现在的pinata里也不仅仅装着糖果,因为怕孩子们吃太多糖,大人们会用坚果、水果等作为替代。
如今的pinata在欧美许多国家都颇受欢迎,不仅是打破pinata的游戏老少皆宜,还衍生出了pinata蛋糕和服装,甚至还有手机小游戏,让你随时随地都能玩,既解压又开心。
流淌着本国血液,让外国人趋之若鹜的pinata,中国人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