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哭闹,小肚子就鼓包家长不能大意

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1/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家长如同升级打怪,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发现孩子的肚子上突然鼓起个小包块,时大时小,时有时无;常在站立、咳嗽或哭闹时出现,安静时消失……一些有“经验”的长辈认为:“这是因为孩子脾气大、爱哭闹而出现的小儿疝气,长大了就好。”真是如此吗?

腹股沟斜疝(也就是常说的“小儿疝气”)/鞘膜积液是小儿外科中的常见病,问题可大可小,家长朋友们可不能忽视。嘉会君邀请到了嘉会医疗小儿外科李庆兴医师,通过5个问题带大家详细认识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

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是哭出来的病?

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1岁以内的幼儿高发,男孩的发病率为女孩的3-4倍。原发性腹股沟疝发生于1%-5%的全部新生儿,以及9%-11%的早产儿。[1]其发病原理与胚胎发育过程中鞘状突未闭合有关。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鞘膜腔内容物不同:

腹股沟斜疝的鞘膜腔内容物为肠管、卵巢甚至是子宫;鞘膜积液的鞘膜腔内容物为液体;有些时候鞘膜腔内可同时存在肠管和液体。

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有哪些危害?

(1)相对而言,腹股沟斜疝的危害性更大

其鞘膜腔内容物(肠管、卵巢)如果不能及时回纳到腹腔就容易出现嵌顿,影响相关脏器的血运,甚至可能导致缺血坏死。

(2)交通性鞘膜积液的危害存在较高的隐秘性

其内容物在患儿安静、平躺后可回纳到腹腔内,但是其交通口比较小,在一些诱发因素下可出现肠管、卵巢进入鞘膜腔而不能被回纳到腹腔,引起脏器嵌顿的情况。因此,家长朋友们也不能大意。

即使没有出现以上情形,也要注意:小朋友的腹股沟斜疝如果长时间未接受治疗,也容易出现慢性腹痛、便秘等症状。而鞘膜积液随着时间推移,积液也可能会增大。

手术VS保守治疗,怎么选?

目前治疗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的主流观点是手术治疗,而不是疝气带压迫等保守治疗方案。对于手术时机:

大部分观点建议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在6月龄。有研究提出发现腹股沟斜疝后的手术等待时间应该小于14日。[2]

鞘膜积液可以观察到1-2岁,根据积液吸收程度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同时在此期间需要注意有无合并腹股沟斜疝。

哪种手术方式比较好?

对于儿童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主流治疗方式是手术高位结扎鞘状突,包括腹股沟区皮纹切口手术和脐部切口腹腔镜直视下手术。

不同手术方式,怎么选?其实没有更好的方式,只有合适的方式。

(1)对于首次行择期手术的患儿

■建议做腹股沟区皮纹切口手术,理由如下:

①切口优势:单一(完成手术仅需要一个伤口)、小(长度1cm左右)、不破坏腹膜完整性(可以避免后期出现脐部与肠管形成粘连索带的可能)即可高位结扎鞘状突。②麻醉优势:避免气管插管引起的咽喉部不舒服以及气腹综合征。

■但仍有些问题有待探讨:

目前对于是否需要行对侧腹股沟探查存在争议[3]。胚胎发育自然过程中鞘状突未闭的患儿,约40%在出生后2个月内自然闭合,另外20%在出生后2年内闭合;剩余40%鞘状突未闭中,一半可能发展为腹股沟疝[4]。因此,发现无症状的鞘状突未闭并非未来发展为腹股沟疝的明确指标。

(2)以下情况建议行腹腔镜手术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复发疝以及既往一侧被发现有斜疝、而最近仅发现对侧有斜疝的病例。

总之,发现孩子反复出现腹股沟区包块,应及时就诊,明确诊断,儿童腹股沟疝几乎都需要治疗。如果孩子的腹股沟包块无法自行消退,可能出现了嵌顿疝,要立即就诊。

引用文献:[1]GrosfeldJL.Currentconceptsininguinalherniaininfantsandchildren.WorldJSurg;13:.[2]ZamakhsharyM,ToT,GuanJ,LangerJC.Riskofincarcerationofinguinalherniaamonginfantsandyoungchildrenawaitingelectivesurgery.CMAJ;:.[3]WangKS,CommitteeonFetusandNewborn,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SectiononSurgery,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Assessmentandmanagementofinguinalherniaininfants.Pediatrics;:.[4]RoweMI,ClatworthyHWJr.Theothersideofthepediatricinguinalhernia.SurgClinNorthAm;51:.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vo.com/slsyy/1601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