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培微课堂浅谈颠簸后伤员的检伤救护
在上期的微课堂中,乘务培训部资深急救教员吴洁教了大家在面对严重颠簸后大量伤员涌现的情况下,如何在第一时间将伤员检伤分类。还记得ABCDE法吗,十秒内就能快速判断伤员属于重伤、中度伤、还是轻伤。
上期推送文末的投票小测试在36小时的时间内,收到了位粉丝的投票。到底哪位伤员才应该为标记为红色呢?正确答案为“65岁的老人由于座椅扶手断裂导致其瘫倒在地昏迷不醒且颅底骨折”,答对率为87%。没有答对的小伙伴可以再复习下这张检伤分类表。
颈椎损伤、头皮裂伤等病情虽严重但相对稳定,应当标记为黄色,而并非第一优先类别。
上期微课堂教了大家如何检伤分类,要查看上期微课堂的点这里。本期微课堂的主题是教大家如何提供救护。
乘务员可以利用飞机上所有可用急救设备,如应急医疗箱、急救箱、卫生防疫包、氧气瓶、体外除颤仪AED(如有),快速积极对伤患采取急救措施。
第一步双手轻拍双肩并在其耳边大声呼喊,继而观察是否有反应,如无反应即判断意识不清
第二步采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保持通气顺畅
第三步检查呼吸和循环情况,如无呼吸,立即CPR抢救,如有呼吸继而再检查有无外伤或出血
第四步充分暴露伤员受伤部位,以便进行进一步处理,检查包括头部(眼、耳、鼻、口腔)、颈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骨盆、脊椎等,有意识受伤旅客询问是否有过往病史
现场基本救护程序流程图如下:
乘务员对于各类外伤伤员的救护措施,应按照“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搬运”的原则处理。首先戴好手套,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严重出血时可快速检查伤口内有无异物,浅小异物可取出,用小毛巾或餐巾布作为敷料覆盖伤口,用手直接压迫止血,如敷料很快湿透,在不更换敷料前提下加一块敷料并配合局部动脉压迫止血,如失血无法有效控制且在四肢上,可配合动脉止血带或绞紧止血法。
在控制出血后用碘伏棉签由内向外简单消毒伤口,上敷料后用绷带或者三角巾对伤口进行包扎。
对于伤者肢体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可判断骨折可能,可使用药箱中夹板按照骨折固定原则处理,夹板不够可使用机上杂志,硬纸板、托盘等作为临时夹板使用,也可以将受伤上肢缚于躯干上,受伤下肢可固定于健肢。
对于疑似脊椎受伤旅客可询问是否
从高空摔下,臀或四肢先着地者
重物从高空直接砸压在头或肩部者
暴力直接冲击在脊柱上者
正处于弯腰弓背时受到挤压力
背腰部的脊椎有压痛、肿胀,或有隆起、畸形
四肢有麻木,活动无力或不能
通过询问病人与检查前4条有其中一条,再加第5、6条即考虑有脊椎骨折的可能性,即应按照脊柱骨折要求进行急救,如怀疑脊椎骨折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患者呼吸道堵塞引起窒息固定住伤者头部和颈部,以免造成高位截瘫,可用餐巾布或衣物内衬报纸杂志等,有颈后向前围于颈部,其粗细以围于颈部限制下颌活动为宜。不可扭曲身体防止脊椎进一步损伤,避免搬动防止脊椎断裂。俯卧为最佳固定方式,但一旦患者未采取这样的姿势,也没有必要再让患者改变姿态。
对于其他例如肢体软组织挫伤,关节拉伤扭伤等轻伤可稍后处理,给予冰敷肿胀处30分钟左右,在可能情况下垫高伤肢,以减轻肿胀疼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