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坞城村自建民房为何倒塌伤亡者有什么人
9月21日18时许,太原市小店区坞城村内一栋村民自建房倒塌,有群众被埋压!
时间就是生命!
太原市政府主要领导现场指挥,制定部署救援方案,太原市消防支队上百名官兵,由50余名武警官兵组成的太原市地震应急救援队第一时间赶来,天龙、蓝天救援队等民间救援力量迅速集结也赶来了,整体救援人员达余人,一场抢救生命的接力紧急展开。
事故发生后,山西晚报全媒体集群连续报道,持续
地震专家分析房屋倒塌的原因,首先,倒塌的房屋原来是平房,因此房屋建设地基时也是按照平房的标准。但是,之后房主不断加高楼层,一层的平房还是砖混结构,“驮着”三层的钢结构,而且房主没有对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难免“头重脚轻根底浅”。
由于无法承受过重的重量,可能造成了地基不均匀的沉降,使得房屋倾斜。同时,由于二层的钢结构与一层之间没有紧密地连接,使得二、三、四层的钢结构倾斜,最终导致房屋倒塌。
二、谁在现场救援?
——市长亲自指挥,政府和民间力量一起施救
坞城村村民自建房屋倒塌事件发生后,太原市委副书记、太原市市长耿彦波、太原市委副书记荣彤、太原市委秘书长陈河才、太原市副市长张齐山、太原市政府秘书长刘鹓、太原市政府副秘书长窦力奋、太原市应急办专职副主任师旭东等,以及小店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救援。
现场,消防、特警等救援人员投入施救,为了增加救援力量,太原市地震应急救援队也赶到了事故现场。此外,还有很多民间救援力量积极参与救援,有天龙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矿山救护队等,整体救援人员达余人。
三、救援方案在哪里制定出来?
——临时救援指挥部两易其地
倒塌房屋所在小巷宽不足两米,房屋倾倒后,整个横向截断了巷子,无法通行。特警在东西方向巷口拉起警戒,为救援清道。一开始,临时救援指挥部设在倒塌房屋西边的一个小饭店里。房屋倒塌导致电力中断,临时救援指挥部里,相关人员一边用手电等应急电源照明,一边不停地调度、指挥、商讨救援方案。随着救援力量的增加,临时救援指挥部换到一间稍微宽敞些的棋牌馆里。一直到22日凌晨4时许,救援指挥人员最终确定清楚被埋压群众类别,为卖菜的、盖房的和过路的市民。
四、救援方案是什么?
——机械设备辅助,人员轮流施救,保护被埋群众安全
由于救援现场狭窄,为保护被埋压群众安全,救援指挥部最终确定救援方案,机械设备辅助,人员轮流施救。
为防止房屋二次倒塌,减轻废墟的承重,救援人员需分批次救援,每批在废墟上救援的人员只能上八至十个人。救援人员轮流在废墟中用小型破拆工具,先把钢结构上的水泥砖块敲碎,接着清除碎块,然后,用破拆工具救出被埋压群众。其他人在现场疏散群众,清理现场,维持秩序。
五、现场救援难吗?
——事故现场太窄,救援难度大
小巷太窄了,不足两米宽,使得救援难度增大。一些专业、大型的救援设备无法进入现场,太原地震应急救援队队员只带了少量的小型破拆工具实施救援。为了避免倒塌房屋二次坍塌,用吊臂长40米的吊车“揪”住倾倒的房屋钢结构,用工具一点点挖,一点点拆,甚至用手刨,实施救援。救援非常艰难。至22日凌晨3时许,救出了第15个人。
截至22日晚山西晚报获悉,救援仍在继续,天空中飘落小雨,无疑增加了救援难度。
六、倒塌民房中埋压了什么人?
9月21日18时,事故发生后,一直到22日凌晨,先后有15医院。医院先后接收了11人,目前,有7人住院治疗;有4人被医院,目前有2医院住院治疗。据了解,此次事件中被埋压受伤的主要是三类人卖菜的、干活的、路过的,另外还有房主的女儿。
医院住院治疗伤员
有5人均为工友
1、38岁的邸建永保定人,干活工人。伤势最严重右腿被截肢
2、42岁的刘志欣,干活工人,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左侧胫骨平台骨折,已经做了手术
3、干活工人1名,住骨科,已做手术。
4、干活工人1名,正在检查
5、干活工人1名,正在检查
6、唯一的女性头皮裂伤比较严重,系房主29岁女儿
7、48岁的杨长林,在一墙之隔的工地施工受了伤(小)
医院接诊伤员
8、刘平,26岁,保定人,干活工人,肋骨折断4根
9、50岁男子,头部受伤,颅内出血
10、一男子,轻伤,已出院
11、一男子、轻伤,已出院
22日,记者了解到事件目前已造成3人死亡
22日晚,记者现场了解到,民房坍塌现场已确定还有两名干活工人埋压,仍在救援中。
===============
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的消防员讲述救援过程
一点一点用手刨出来
9月21日18时许,坞城西街路边一栋正在施工的小楼轰然倒塌。5分钟后,太原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10分钟后,第一支救援力量太原市消防支队小店大队长风中队赶到现场。紧接着,高新区大队高新区中队抵达,投入到紧张救援中。
9月22日19时,记者见到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的消防队员。此时,救援仍未结束,已经有8个消防中队、上百名消防队员投入到救援中。由消防部门营救出的11名被困人员,就是靠消防队员一点一点用手挖出来的。
过去的24小时,救援是如何开展的?救援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困难……全程参与救援的消防员讲述了全过程。
救援全靠消防员的一双手
记者见到了刚刚离开救援现场的消防员,太原市消防支队小店大队长风中队指导员姚晋南、高新区大队高新区中队指导员张少菲。此时的姚晋南和张少菲,脸上略显疲惫。从昨天救援到现在,他们和战友几乎没怎么休息。
接到报警10分钟后,姚晋南所在的长风中队就赶到了现场,他们也是最早赶到现场的一支救援力量。张少菲所在高新区中队紧随其后,也在最短时间赶赴现场。因为体力问题,消防队员在救援过程中需要不断轮换,而他们俩作为指导员现场指挥救援,见证了11名被困人员被救出的全过程。
事故发生地坞城西路,是一条并不宽敞的小路,消防车无法进入,他们只能将车停放在距离事故地最近的地方,由消防队员搬上救援器材走进去。侦查现场之后,姚晋南发现,坍塌现场情况复杂。倒塌的墙体、折断的钢体和掉落的碎石,将被困人员压在里面,可供救援的空间非常小,再加上一旦震动比较大,还有可能发生二次坍塌,消防员根本无法使用大型破拆、救援工具。能依靠的,除了一些小型破拆工具和液压装备之外,就只剩下消防队员的手了。11名被营救出的人员中,绝大多数都是靠消防队员用手一点点挖出来的。
时间就是生命!一分一毫都不能耽搁。正因为如此,一名消防队员往往徒手挖刨几分钟,行动稍见迟缓,就立刻下去休息,换其他队员上。就在这样的轮换中,一名名被困人员被成功救出。
你的家人在等着你
姚晋南最先来到的,是坍塌事故的东侧。首先看到3名被困人员,脚和腿被压,受伤情况相对较轻,一组消防队员用手将碎石半开,将他们救出。
再往里走,又看到一只脚。由于这名被困人员,被二层屋顶压在下面,只能看到脚,还在流着血,身子完全看不到。姚晋南立即带领队员先用手将周围的石块搬开,再用液压顶杆、起重气垫把预制板抬起。大概20分钟后,这名被困人员被救出。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对于被困人员来说,却格外漫长。姚晋南回忆,这名被困人员一开始意识还比较清醒,能和他们简单对话,但慢慢的话就少了。为了怕他昏迷过去,消防队员在旁边一直不停的和他说话。
与此同时,张少菲和队员在二层平台上救援时,也遇到一名被困人员,意识已经稍有模糊,只能断断续续地说话。此时绝对不能睡着,此时的闭眼就意味着危险。为了让他能坚持下去,消防队员能做的,除了加快救援的速度,就是和他说话。
“想想你的家人,他们还等着你呢,一定要坚持住。”这句话,消防员对这两名被困人员说过,对很多被困人员都说过。对于很多被埋压在下面的人来说,或许就是这份希望和念想,让他们坚持下去。
安静下来倾听这声微弱的呼救
东侧的救援临近结束,一名群众跑过来说,不光这便有人被埋,西边也有人被埋。姚晋南赶紧带上队员赶往坍塌事故西侧。由于路被倒塌的房子截断了,他们只能从军民路绕道。
赶到西侧后,满眼全是废墟,压根看不到人,只是隐约能听到有呼救声。姚晋南让所有的队员都停下来,不要发出一点声音。安静中,一粗一细两声微弱的呼救声传来。现场应该有两名被困人员,可是此时看不到他们,只能通过声音辨别他们的位置。
由于现场坍塌废墟凌乱,重型器械根本用不上。埋压的位置比较深,小型破拆工具也不敢多用,怕伤着他们。西侧被困人员确定位置后,搬、刨、挖,还是消防员用手逐渐将先把他的头部露出来。姚晋南说,这名被困人员还能说话,一开始拿手电照,他压根看不到外面的光,挖着挖着,他才说眼睛上全是土,隐约看见有光在晃。
20分钟,这名被困人员被救出。消防员首先为他清理面部,把鼻、眼、嘴上的土清理干净,喂他喝了点水,然后带上防护头盔,再沿着胸部、腹部、腿部清理,一点一点将他从砖石中刨出来。
随后,东侧被困人员的救援也开始了。消防员不停地和他说话,依次确定位置。一边说,一边用手先在头部周围挖。
由于这名被困人员埋压位置特殊,埋压的东西正好是断裂的承重梁。冒然搬动,极有可能引起二次坍塌。在其他部分都露出来的情况下,他的右脚还是出不来。因为压在脚上的正好是坍塌的主要部分,承受了整个坍塌房屋的力量,启用破拆工具就有可能引发第二次坍塌。没办法,消防员拿出凿子、锤子这样原始的破拆工具,挨着被困人员的腿一点一点的凿。
最终,消防员在他腿边凿出一个洞,终于将被困人员的右脚取出来。此时,已经一个小时过去了。
太原坞城村自建房倒塌事件救援日历
21日
21日18时许,太原市小店区坞城村内,一栋村民自建房倒塌,当时正在加盖第4层倒塌楼房在城中村这条主路分出的小巷里,是门面楼房,紧邻小巷。楼房整体都已坍塌,把小巷完全堵住。事后了解,被埋压的
18时许,太原市政府应急办、武警、消防、特警、太原地震应急救援队、、交警天龙救援队等相关方面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展开救援。
18时19时许,太原市副市长张齐山、太原市政府秘书长刘鵷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现场指挥,始终没离开现场。
18时40分山西晚报记者赶到现场时,坞城西街已经有交警管控,路边停着约10辆消防车。
19时30分,几条搜救犬现场参与救援。
20时,消防人员开始疏散围观居民,拉起警戒线,亮起探照灯,等待后续支援。
20时30分许,太原市委副书记、市长耿彦波赶到事发现场指挥,安排部署救援情况,直至22日8时许才离开。
当晚,太原市委常委、副书记荣彤;太原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陈河才;太原市政府副秘书长窦力奋、太原市政府应急办专职副主任师旭东,小店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先后赶赴现场。
20时30分至24日,救援助始终在继续……
22日
7时40分,山西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倒塌民房周围已经被管控,路口围着很多市民,两辆急救车现场待命,垃圾清运车正在清理废墟刨出的垃圾,一辆大型吊车也来到现场。
一名现场工作人员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已经救出15人,分别送往医院和医院治疗。
记者在倒塌楼附近二层楼上看到,倒塌楼房废墟比21日小了一些,能看到钢框架,还有倾斜着的彩钢板。消防、特警、天龙救援队还在现场救援,并清走小块废墟。
9点左右,记者看到吊车启动,应该是准备清理废墟大型材料。
22日上午,现场主要进行破拆、搬迁和搜救。因为是钢架结构,不能强行破拆,因为担心下面有伤员,被压伤。只能救援人员人工拆除搬运石块材料。
中午,围着的市民少了一些,一直忙碌救援的人员开始分拨吃饭。标配是盒饭(过油肉,鸡蛋),还有袋豆浆。但还有一部分人在坚守干活,天龙救援队部分队员还在寻找伤者,蓝天救援队十几名队员回到现场,特警和公安在现场维持秩序,供电抢修人员在抢修电网。
下午,武警、特警、消防员还在现场,希望能尽快从废墟中救出剩余伤者。
17时许,太原市委副书记、市长耿彦波再次出现在现场,坐镇指挥,19时走出指挥部……
太原市副市长张齐山及相关领导事故发生后始终在现场指挥,一直没离开……
更多详情见9月23日《山西晚报》报道
山西晚报记者李莉王也薛琳杨晶冯戎报道
(编辑许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