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关节粘连的作业活动
什么是关节粘连
关节粘连是指关节周围的皮肤、肌肉、肌腱,血管神经等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运动障碍。
关节粘连的发生机制
观点一:人体的组织中有疏松成分和致密成分,前者构成关节囊、肌肉结合组织层、皮下组织等,都是经常活动的部分,组织学上胶原纤维和细网纤维没有网状,不具备一定的构造。与此相反,致密的结合组织,像肌膜、腱膜等的构成致密网状结构。伤后形成的瘢痕就是这种组织。创伤的治疗过程中,若保持该处的运动,则疏松的结合组织得以保持存在,相反若治疗过程中运动显著受限,则致密结合组织增殖,受损处的运动性显著受限,这是外伤后粘连的发生机制。除此之外的粘连即最常见的关节不活动所致的粘连机制也与此相同,由于缺乏运动,血液循环减慢疏松组织短缩,失去弹性、滑动及伸展性而形成致密组织。这样的过程发生在关节囊、肌膜、肌肉结合组织、韧带等,而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即使是正常的关节固定4周的话,也会产生相当程度的粘连。
观点二:关节制动之后,关节囊、关节周围的韧带、相关的肌肉、肌腱没有了正常的牵伸,使组织的弹性下降,同时降低了纤维之间的润滑作用。纤维之间的距离缩小,产生化学横键,造成纤维之间的粘连。这种横键增多增密又更加妨碍了纤维之间的滑动和在应力之下正常的拉长和变形,就发生粘连和挛缩。愈合产生的瘢痕在手术之后24小时就开始生长了,大约在表面的伤口愈合之后的3-6个月里是瘢痕形成的高峰期,然后瘢痕才会逐渐成熟软化(认为通常可能需要6-24个月,甚至会更长)。半年后虽然瘢痕成熟软化了,但关节粘连和相关组织的挛缩是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而且更大的可能性是时间拖的越久就越严重(早期轻度关节僵硬可通过练习及保守治疗手段改善;时间越长,粘连严重的只能通过手法或手术去除过多的瘢痕,才可能有机会康复功能)。
不管是什么观点,我们都可以明确一点的就是科学合理的关节活动度的康复练习,要在组织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早开始
关节粘连常见原因
(1)炎性粘连又可分细菌性关节感染,后遗症和无菌性炎症粘连。如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等。
(2)创伤后关节粘连,如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等。
(3)内固定术后,石膏固定后,小夹板固定术后。
(4)废用性关节粘连,如长期卧床所致腰椎关节粘连,髋关节粘连,膝关节粘连。
关节粘连常见部位
肘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腕关节、手关节、髋关节、踝关节。
根据手的运动基本模式制定作业计划
1.悬垂2.托举3.触摸4.推压5.击打6.动态操作7.球形抓握8.球形指尖握9.柱状抓握10.勾拉11.二指尖捏12.多指尖捏13.侧捏
手康复的目标:
1.提高运动功能
2.预防和减轻水肿
3.预防畸形
4.预防肌肉误用、废用和过度使用
5.帮助组织愈合
6.减轻疼痛
7.避免关节损坏和损伤
8.感觉重塑
治疗原则:
1.修复重建
2.主要是提高患者损伤部位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等功能,适应设定的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补偿适应
4.通过改变任务形式或采用辅助器具来达到活动的独立
手功能评定的工具
下列为一例手外伤患者的作业活动内容
该患者小拇指桡侧、无名指尺侧感觉缺失;VAS评分为7分;右手握力为0N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作业治疗计划
进行关节的被动牵伸
进行关节的DNS动态牵拉
感觉重塑
冰敷减轻疼痛
ADL训练:书写等
根据以上作业治疗,患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总而言之,凡是关节粘连的患者,都需要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特别是在动、静结合的前提下,对关节粘连的康复治疗至关重要,要因人因伤而灵活掌握。
姓名:何理
学校: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康复治疗技术
取得成就:校内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大赛一等奖
个人专业特长:擅长脑卒中、脊髓损伤后系统康复治疗,轮椅操作技能,矫形器的制作与应用研究。
初审:刘伟伟终审:董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