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提的新车在塘坝路上就翻了,新手们注意啊
网友“凌品英”爆料:今天中午一点左右,塘坝路上,昨天才提的新车。悲剧,左腿断了,失血过多,人已经昏厥!各位驾驶员请谨慎驾驶!特别是新手驾驶员朋友们,一定要慢慢开啊!
一辆小车侧翻在公路上,不少路人干瞪眼
不一会儿,救护车来了,医生护士进行现场紧急抢救
一位女医院救治。交通事故十次九次快,惨痛的教训大家都应该吸取!
新手上路常犯的个错误这是多年的老司机杨师傅开车实践中,老司机积累了丰富的驾驶经验与汽车养护知识,归纳出新手司机最为常见且极易忽视的个毁车的驾驶习惯。
01.冬季不热车
02.没完没了地热车
03.直接打着车
04.只清除挡风玻璃上的积雪
05.上车后立即开暖风
06.原地猛打方向盘
07.上车先开灯
08.不放手刹
09.连续启动
10.二挡起步
11.左脚常踩在离合上
12.单手握方向盘
13.追求高挡位行车
14.加挡超车
15.猛踩刹车
16.猛轰油门
17.弯道刹车
18.不看后视镜
19.颠簸路面不减速
20.打死方向盘
21.短途行车
22.长时间跑高速
23.空挡滑行
24.“开锅”后立即熄火
25.给高温的发动机浇冷水
26.超速、超载
27.高速行驶开车窗
28.压路缘石
29.穿着高跟鞋开车
30.自动挡等于不用换挡
31.停车后不回轮
32.顶风泊车
33.涉水停车
34.停在烈日下
35.树下停车
36.停在居民楼下
37.停在坡路上
38.长时间闲置
39.停车不拉手刹
40.停车不折后视镜
41.停在路口
42.擦拭灰尘
43.频繁洗车
44.使用简易脚垫
45.忽略水箱清洗
46.洗车后不擦干
47.下雨后不及时洗车
48.不清洗底盘
49.用雨刷器干刷
50.频繁打蜡
51.洗车只洗外部
52.忽略发动机清洗
53.用冷水洗车
54.长时间使用空调
55.不调空调风向
56.停车后继续使用空调
57.先开空调后着车
58.不定期保养空调
59.只用内循环
60.长期不用空调
61.随便改装音响
62.音量过高
63.行车时看电视
64.将光盘推入车载CD中
65.停车不关音响
66.MP3是汽车音乐的最佳选择
67.在颠簸路面使用CD
68.紧抱方向盘
69.不系安全带
70.头枕放到最低
71.忽视后视镜盲区
72.经常使用雾灯
73.安全带过高
74.抱着小孩坐前排
75.孕妇不用安全带
76.忽略儿童锁
77.油箱用空了才加油
78.加油太满
79.盲目使用高标号汽油
80.使用汽油标号过低
81.不同标号汽油混用
82.用“洋油”好
83.润滑油不分型号
84.润滑油添加过多
85.润滑油越稠越好
86.混用不同品牌的防冻液
87.随意使用添加剂
88.后备箱当仓库
89.给高温轮胎浇水
90.小剐伤不及时修理
91.使用不同花纹的轮胎
92.忽视轮胎压力
93.崇拜进口轮胎
94.更换宽轮胎
95.忽视备胎
96.磨合就是开慢车
97.悬挂过多饰物
98.螺栓过紧
99.颠簸路面大开天窗
.忽略蓄电池的清洁
1.直接着车
傻瓜行为:很多新车主,早晨为了赶时间上班,希望用尽快到达目的地,着车时化简了很多步骤。甚至把钥匙插进点火开关,从停车位置直接转到点火位置。
影响:汽车点火开关有START、ON、ACC、LOCK四个挡位。锁车后钥匙会处于LOCK状态,此时钥匙门不仅锁止方向,同时切断全车电源。ACC状态是接通汽车部分电器设备的电源,如CD、空调等。正常行车时钥匙处于ON状态,这时全车所有电路都处于工作状态。而START挡是发动机启动挡位,启动后会自动恢复正常状态也就是ON挡。
这四个挡每个挡位都是递进式的,目的是让电器设备逐个进入工作状态,这样还可以缓解由于瞬间通电造成的汽车电瓶的负担。如果着车时在其它挡位不做停留,从LOCK直接进入START的启动状态,会瞬间增加电瓶的负荷,同时由于各电器设备还没有完全进入工作状态,电脑很难正常指挥发动机启动,所以这种操作对电瓶和发动机,都是非常不利的。经常这样操作会缩短电瓶的使用寿命,会让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促使积炭的产生。
正确方法:钥匙插进点火开关后,在每个挡位做瞬间停留大约1、2秒钟,这时能听见电器设备通电的声音,然后再进入下一个挡位就可以了。
2.冬季不热车
傻瓜行为:冬季着车时不热车,着车后直接冲上马路。
影响:冬季气温很低,特别是中国的北方地区,冬季的最低气温可以达到-30℃以下,而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在90℃左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温差。如果此时着车后,直接上路,对发动机的影响很大。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时,机油粘度最佳、汽油充分汽化、发动机磨损最小、尾气排放正常。假如你的汽车在一个低温的环境里,机油会变得相对粘稠,此时的机油会成为发动机强大的阻力,不但不能起到正常的润滑效果,还会增加发动机的磨损,同时增加不必要的油耗。所以冬季出车前适度暖车是十分必要的。
正确方法:着车后等一会再出发,具体等待多久要看室外的温度、停车位置、停车时间等因素。具体标准,就是看水温表,一般轿车的水温表起始温度都在60℃左右,热车只要看到水温表开始动了就可以正常行驶了,不要等到进入最佳的工作温度,这样同样会增加你的油耗,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不过刚刚上路,最好不要做激烈的驾驶,因为轮胎和变速箱同样需要一个预热的过程。
3.热车过度
傻瓜行为:冬季为了尽快让汽车进入最佳工作状态,过度热车。
影响:冬季长时间停车之后,适度热车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减少汽车的磨损,降低排放。但是如果大油门热车、长时间热车同样会造成汽车的损伤。在低温状态下,发动机润滑油很稠,阻力很大,大油门让发动机的转速迅速提升,但润滑油不能及时补充,会造成发动机润滑不良,导致发动机过度磨损。甚至可能会因为瞬间增加的润滑油压力,造成机油滤清器之类的润滑油路故障。笔者在学徒期间就曾经有过,因为热车时油门过大而造成机油滤清器报废“前车之鉴”。另外,长时间的热车也是不经济的,在原地消耗大量的燃料,会增加油耗,这也是现代汽车驾驶的大忌。
正确方法:至于热车的时间多少合适,我们已经在上一页有明确地说明了。需要强调的是,热车不只是对发动机的预热,其它需要润滑的地方,比如变速箱、传动轴等部件,都需要预热,所以在刚刚驶出停车场的时候,不要急于加速,因为在停车状态下,这些部位是无法预热的,它们需要在行驶中预热,所以整个热车过程应该包括刚刚行驶出的一段时间。
4.只清除挡风玻璃的积雪
傻瓜行为:当白雪覆盖了爱车的时候,有些车主为了省事、省时间,只清除挡风玻璃的积雪就出发。
影响:冬季汽车被大雪罩住是北方地区很常见的现象,车主不能只清除挡风玻璃上的积雪就上路。在行驶中发动机盖上的积雪会随着发动机温度的升高而融化,变成雪水腐蚀车漆。残留在雨刷上的积雪可能会冻住雨刷,造成雨刷不能正常使用,甚至损伤雨刷电机。
同时在车顶上的积雪,会因为刹车惯性而涌到前挡风玻璃上,遮挡驾驶员视线。如果被风吹到后面车上,同样威胁着自己车辆的安全。再有后挡风玻璃也是驾驶员重要的视觉窗口,如果不能顺利清除积雪,同样是一种非常不安全的隐患。
正确方法:我们可以利用热车的时间清除积雪。方法是上车后,先着车,然后找一块硬质塑料板或者纸板(如胸卡、杂志封面等)刮掉车身表面的积雪,包括车顶、前后挡风玻璃、发动机盖、后备厢等位置。注意不要使用坚硬、锋利的工具,以免刮伤车漆。在清洁挡风玻璃时,特别要注意雨刷,要将雨刷先立起来,待清洗好之后再放下。如果雨刷不能正常摆动的话,要马上关闭雨刷开关,等温度升高后在试一试,如果还不能正常工作就要到修理厂检查了。
5.上车就开暖风
傻瓜行为:冬季为了取暖,刚着车就把暖风打开。
影响:很多人认为暖风的热源是来自发动机,并不像夏天的空调压缩机一样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和油,使用暖风的能量消耗主要是风机上的用电,可汽车上电源是由发动机的多余能量转换过来的,不会增加汽车的负担,所以暖风的能量消耗可以不计,甚至可以帮助冷却发动机。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我们的专家是这样解释的:汽车暖风的热量的确是来自发动机的余热,风机的用电也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刚刚着车的时候,汽车正处于暖车阶段,不是正常工作温度,此时打开暖风会增加冷却水的循环线路,从而增加暖车时间。而发动机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下运行时,会因为混合气体过浓,而大大增加油耗。而且在刚刚着车的时候,发动机的冷却水温也不足以满足暖风所需要的热量,所以着车后不要急着使用暖风,这样即费油,又达不到取暖的效果。
正确方法:暖风的使用时机,和暖车有些类似,主要看水温。一般水温升到70摄氏度左右,就可以使用暖风了。需要注意的是,暖风长时间不用,在使用前要提前做好检查,检查各开关、管路有无漏水的迹象。特别是使用过多年的旧车,更要勤检查。
6.原地转动方向盘
傻瓜行为:为了减小转弯半径,直接在原地转动方向盘。
影响:在驾校用没有助力的大货车练车的司机都知道,在原地转动方向盘需要比行驶中多用很多力气,因为原地转动方向盘是轮胎和地面的滑动摩擦,而行驶中的轮胎是滚动摩擦,自然需要多费很多力气。而现在的轿车一般都加装了转向助力装置,在原地转动方向盘不会有太吃力的感觉,所以很多司机为了方便,减少转弯半径都采用这种方式操作。其实这样操作对轮胎和转向系统都有很大危害。
轮胎都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虽然能承载1吨多的钢铁汽车,但表面还是柔软的材质,如果让轮胎和地面产生滑动摩擦,会大大增加轮胎表面的磨损,缩短轮胎的寿命。另外,原地转动方向盘时,由于来自轮胎的阻力很大,转向助力系统也需要提供比平时多几倍的工作压力,来辅助你的转向操作,这样就会增加助力系统的压力和温度,可能会造成助力系统的漏油等故障。经常这样操作还会缩短助力系统的使用寿命,增加故障率。
正确方法:应该在起步的同时转动方向盘,根据车子的速度和方向,调整方向盘的旋转角度。转动方向盘时,不要让车在停下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把方向打死,如果方向盘打到头了,轻轻回一点就可以了。
7.上车先开灯
傻瓜行为:夜间开车,上车就把车内车外的灯光都打开。
影响:夜间上车打开车内照明灯是必要的,因为要找钥匙、系安全带等,需要灯光照明,但是打开过多的灯光会占用电瓶的电流。汽车启动需要足够的电压,才能顺利完成,如果打开过多的电气设备,会造成发动机启动不畅。司机朋友可以仔细观察一下,一般在启动汽车的瞬间,汽车上使用着的电气设备一般都会有所反映。车灯会瞬间出现昏暗的现象,汽车启动之后会恢复正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启动机在启动瞬间需要足够的电压所致。
长期这样使用,会导致发动机启动困难;由于点火电压不足,汽缸容易产生积炭;因为点火瞬间用电负荷过大,还会影响电瓶使用寿命。这是对汽车非常不好的坏习惯。
正确方法:车内的照明系统一般有开、关和开门照明三个挡,专家建议使用开门照明挡,这样不用特意去打开车内照明灯,就可以提供必要的照明。当做好汽车的启动准备时,关好车门车内照明灯会自动熄灭。其他车灯在汽车启动之前,最好不要使用,特别是用电量较大的前大灯。如果停车时打开了前大灯,在启动汽车时最好先把灯光关掉,等汽车启动正常再打开灯光。
8.不放手刹
傻瓜行为:拉着手刹满街跑
影响:手刹一般用于停车制动,有些新手司机经常会忘记放开手刹就上路了,这是非常毁车的一种行为。刹车是用来给车制动的,而你的目的是让汽车跑起来,这相当于你同时给了汽车两个操作命令:一个向前冲、一个不要动,这时的汽车会自己跟自己“较劲”。
这种“较劲”会通过车轮集中表现出来,如果你再有这样的经历的话不防下车检查一下轮胎,一定是“火热烫人”(千万不要用手摸轮毂)。这种操作对刹车的磨损会非常严重,会严重影响刹车刹车的使用寿命。同时因为磨擦产生的高温,还会影响到刹车效果、轮胎磨损、轮毂刚性等,甚至高温还有可能引发爆胎事故。
另外一个影响就是油耗,因为你同时对汽车发出了两个矛盾的指令,汽车的行驶需要面对刹车的阻力,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以会大大增加油耗,所以这种傻瓜操作行为,不仅毁车还直接毁钱。
正确方法:正确的起步方式大家已经在驾校里学过无数遍了,这里我们可以再重复一遍:踩下离合、启动汽车、打转向灯、挂一挡、放手刹、抬离合、加油门。
9.不系安全带
傻瓜行为:开车不系安全带
影响:如今很多城市都把开车系安全带当成了交警检查的项目之一,有很多司机怕罚款、扣分而系安全带,其实安全带是驾驶安全的最有效的保障。一辆时速88公里的汽车从相撞到导致司机死亡需要多少时间?答案是0.7秒——这是美国科学家在研究数百起造成司机死亡的车祸后得出的结论。千万别信自己的身手会有多敏捷,在这短短的0.7秒钟内,你根本来不及做任何反应,在第一时间能救你一命的只有安全带。不要以为坐在后排就安全了,坐在后排的乘客同样应该系上安全带。研究表明,如果汽车后排座位上的乘客都系好安全带,在交通事故中前排座位乘客里有80%左右的人能得以幸免。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排座椅上没系安全带的乘客会猛烈撞击前排座椅的后部,这会对司机或前排座位上的乘客造成极大的冲力,使他们在车祸中死亡的概率增加大约5倍。
正确方法:不管坐在汽车的什么位置,都要及好安全带。一般孕妇也可以使用安全带,但一定要避让腹部。小孩一般不提倡使用安全带,因为安全带是根据成人的标准设计的,一般不适合小孩使用,小孩要根据自己的年龄、体重和身高等选择合适自己的安全保护方式,一般8岁以下儿童,最好选择儿童座椅。大一点的孩子可以使用安全带也要调整到最低位置。
10.连续启动
傻瓜行为:当汽车启动不畅的时候,连续启动。
影响: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汽车的启动需要足够的电压,因为汽车启动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发生汽车启动不畅,还是连续、频繁的启动发动机,会增加电瓶的电量损耗,甚至造成亏电,而无法启动。另外,启动机是瞬间工作的机器,在正常行驶中,启动机是不工作的。如果长时间让启动机连续工作,会造成启动机过热,甚至烧毁。所以在启动发动机的时候,不要长时间、连续、频繁操作,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害。
正确方法:汽车不能顺利启动一定是由原因的,发现启动困难就不要急着再启动,首先要找到不能正常启动的原因。一般先检查机油、冷却液、蓄电池以及燃油量等,一般启动不畅可能是由缺油、温度太低、积炭、电瓶电量不足等原因引起的,你要根据检查结果做出初步判断,如果问题不大,可以继续启动。
一般每次启动间隔要在3秒钟以上;每次启动时间不能超过10秒钟;如果连续3次启动失败需要拔出钥匙,休息1分钟再继续启动。如果还是不能启动,你就可以打救援电话了。
11.二挡起步
傻瓜行为:二挡起步影响:当年在驾校学车的时候,教练就告诉我五挡车用二挡起步,四挡车用一挡起步。可对于如今的轿车来说,那个二挡起步的年代已经过时了。因为当时用于教练的大车的发动机都是低转速大扭矩,如果用一档起步引擎转速高、车子速度慢,耗油又耗时,这些车的一档最高时速在5公里/小时左右。所以在平路上用二档起步是正常的。但现在轿车的变速箱,与货车变速箱齿轮比有所不同,它不用特意考虑汽车载重对行驶的影响,从设计时一挡的就肩负着起步的作用。所以一挡起步是正常的操作行为。另外,如果用二挡起步,会降低发动机扭矩,必定需要加大油门才不至于熄火,这样就会增加不必要的油耗。再有由于二挡起步时发动机转速很高,还会增加离合器的磨损,所以轿车正常情况下最好不要用二挡起步。正确方法:用一挡起步。这是正常的轿车起步方式,但在特殊情况下,用二挡起步也是可以的,比如:雪地起步、下坡起步。雪地上如果发动机的扭矩过高,会造成车轮打滑,为了安全,采用二挡起步是抑制打滑的一个简单实用的办法。在下坡路上,只要放开手刹,车就会向前滑行,这时起步不用大扭矩支持,所以用二挡起步就足够了。
12.左脚踩在离合上
傻瓜行为:左脚一直踩在离合踏板上
影响:起步熄火是新手司机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了不让汽车熄火,很多新手都习惯左脚踩在离合踏板上,如果发生动力不足的现象好踩下离合踏板“救急”。这种习惯经常会让人不自觉的踩下离合踏板,让离合器经常处于半联动状态,这种状态会严重磨损离合器的摩擦片。离合器和轮胎一样都是易磨损件,它的使用寿命和司机的驾驶习惯密切相关,所以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是延长汽车使用寿命的最佳方式。
离合在半联动状态,还会出现打滑现象,造成发动机动力的损失,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油耗。其实这样不一定就会让操控更加柔和,半带着离合并非最好的方法。
正确方法:在起步、换挡的时候离合器要踩到底,不要半踩离合。如果车速低于一挡怠速转速,可以使用离合半联动方式控制车速。其它时候,左脚不要放在离合器踏板上。如今很多车型在离合踏板左边都有辅助踏板(类似自动挡得左脚踏板),就是在正常行驶时,左脚可以放在上面,既缓解疲劳,又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也有些司机朋友在自己的爱车上,加装这种踏板的,同样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13.单手握方向盘
傻瓜行为:单手握方向盘,自以为很潇洒。
影响:电影《头文字-D》中,藤原拓海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托腮的动作简直帅呆了。其实那是电影中刻意的夸张,在真正的汽车比赛中,没有哪个赛车手是单手抚着方向盘的。双手握住方向盘是驾校教练最常做的提醒。汽车是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并且承载着最宝贵的生命,驾驶员是马虎不得的。
据专家测试,汽车在高速行驶,或者遇到紧急情况时,单手对汽车的操控能力不及双手的一半,也就是说,在单手来不及反映的瞬间,双手控制方向盘可能挽救一个或者几个人的生命。所以不要只看到单手操作的潇洒,其实不过是一种傻瓜行为。
现在更有些司机在行驶中双手离开方向盘,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轮胎的方向除了受方向盘的控制以外,还有来自地面、风和汽车本身的影响,如果路面出现坡、坑颠簸时,或者一阵风影响了汽车的方向,手不能把握方向盘而偏离航线,极易出现交通事故。
正确方法:无论驾车技术有多好,驾龄有多长,开车时除了换挡等必要操作,双手一定不能离方向盘,左右手分别放在方向盘‘九点钟’和‘三点钟’位置,保持最警觉的驾车姿势,确保汽车方向时刻都在自己的双手操控之下。不要在开车的同时接打手机、抽烟等,如果有必要建议把车停到路边打电话。
14.尽量用高挡位
傻瓜行为:追求高挡位行车
影响:挡位越高越省油是很多司机驾车的经验之谈,其实这个认识是不完全正确。原则上同样的车速使用高挡位,可以降低发动机的转速,减少燃油的消耗。但盲目的追求高挡位,低转速会影响汽车的扭矩和功率的输出,甚至造成拖挡行驶。不但不省油,还会更费油。从节油的角度考虑,司机要看得不是挡位有多高,而是发动机的转速。大家都知道一般轿车的经济时速是90Km/h左右,而这时一般的发动机处于五挡转左右,而不是五挡0转,所以不要盲目的追求高挡位。
高挡位行车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发动机经常处于一个比较低的转速,会造成汽油在汽缸内燃烧不充分,容易产生积炭。因为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健康和寿命,这种行为不仅毁车,还增加维护的成本和油耗,所以用什么样的挡位和转速行驶不能机械的判断好与坏,要权衡利弊。
正确方法:汽车挡位的选择不是机械的判断什么时速用什么样的挡位,关键是看发动机的转速,一般只要发动机保持在转到转就是合理、经济的区间。这只是一般情况,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以适当调整转速,比如上坡、超车的时候需要更大的功率、扭矩输出,这时就要适当提高发动机的转速,采用低挡位。在下坡、顺风等条件下,可以适当降低发动机的转速,采用高挡位。具体的适用标准还需要你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汽车特性和行驶环境具体选择。
15.加挡超车
傻瓜行为:超车时加挡
影响:一般情况下,挡位会随着车速的升高而升高,也就是在加速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挡位,但在超车的时候就要酌情处理了。因为在一般行驶状态下,汽车的发动机转速都在转/分钟左右,这也是一个比较经济的转速。也就是说,在这种状态下,发动机的能耗较少。但这也是功率输出的一个低谷,一般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的输出转速都在转/分钟左右。如果想要迅速提速,就必须激活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输出,也就是必须提升发动机的转速。假设你汽车的发动机处于4挡转/分钟的状态,想要迅速加速的理想方式就是把挡位降到3挡,你发动机的转速会提升到转/分钟左右,这时再加油门,汽车的加速性能会明显提升。超车本身就存在着危险,要让这种危险最小化,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迅速完成超车的过程,也就是要尽快提高车速。这时就要采用降低挡位、拉高转速的方式完成。不仅手动挡的车是如此,一般自动挡的车,在急加速状态下,汽车电脑也会采用降低挡位的方式来提高车速,开自动挡汽车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正确方法:超车时根据车速调整合适的挡位,原则上通过降挡来提高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转速升高了,才能爆发出力量。当然这种操作会增加一些油耗,但对汽车本身还是有好处的,因为发动机的高转速有清除积炭的作用。另外,安全是无价的,不要用生命安全来换取所谓的经济节能。
16.猛踩制动
傻瓜行为:停车、减速猛踩刹车。
影响:刹车是汽车上最常用的操作,也是最能体现汽车驾驶员技术水平的地方,就像厨师最难做的是一道“家常菜”一样。新手一般在踩刹车的时候,力量较重,特别是在停车的瞬间,汽车会有明显的点头感觉。从感官上判断,新手的刹车不流畅、不柔顺,其实这种操作不仅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对悬挂系统、刹车系统和轮胎都不好。为了抑制刹车带来的冲击,悬挂系统首先起着缓冲作用,坐在车里感觉到的点头现象,基本都反馈到了悬挂上。猛踩刹车还会增加刹车摩擦片的摩擦力度,加大刹车片的磨损。轮胎在紧急刹车的时候,也承载了较大的负荷,由于刹车力度过大甚至可能出现轮胎拖带的现象。另外,大力的刹车,就意味着瞬间抑制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变相增加了油耗。所以猛踩刹车是一种毁车、耗油的傻瓜行为。正确方法:用武术的术语来形容刹车的话就是:不专业的刹车就像“外家拳”刚劲有力,专业的刹车方式就像“内家拳”连绵不绝。也是就说刹车不要一脚踩到底,要一气呵成推下去,当车速明显下降的时候,可以适当放松刹车的力度,让汽车柔柔得停下来。
17.猛踩油门、急起步
傻瓜行为:猛踩油门起车
影响:踩油门和踩刹车一样,都是即简单又见功夫的地方,有些司机为了追求加速感带来的快乐,一味猛加油门,这样消耗了大量的燃料。特别是在起步阶段,油门过大会增加离合器的磨损,增加变速箱负荷,增加轮胎磨损,对汽车是十分不利的。特别是油耗增加也十分明显,专家计算:急速起步10次约浪费燃料CC以上,可供一辆普通轿车行驶一公里以上。同时如果对汽车的油门控制很粗暴,汽车一直在急加速状态,容易造成发动机过热,引起水箱开锅而导致其他发动机故障。另外这种操作习惯,让坐车的人同样感觉不舒服,会对你的驾驶技术保持疑问。
正确方法:踩油门的技巧和刹车有些类似,要记住一个关键词“柔”。不能把油门踩的过死,要逐渐加力。收油门可以适当放快速度,但再次加油时,同样要轻踩。在高速行驶时,最好把油门踩到一定程度保持住,不要忽踩忽收,保持匀速运动。如果有定速巡航功能,可以在高速上使用,这样可以轻松保持汽车的平稳,同时不会增加油耗。
18.弯中刹车
傻瓜行为:汽车过弯时踩刹车。
影响:汽车由直道进入弯道,需要一个减速的过程,因为过弯的速度一般都要低于直道的速度,有人喜欢在过弯的同时刹车减速,认为这样不会影响直道的速度,可以走得更快些。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弯道上踩刹车会影响出弯时的速度,并不能达到更快捷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在汽车过弯的时候,车子会产生一个向外的离心力,这时汽车四条轮胎的受力程度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受力最大的是外侧前轮,受力最小的是内侧后轮,内侧前轮和外侧后轮受力居中。而刹车的力度是相同的,起码前轮和后轮是分别相同的,这样就会造成刹车和轮胎磨损的偏差。如果刹车力度过强,会把压力都集中到外侧前轮上,同样增加了悬挂系统的压力。如果速度过快,弯中减速还会有翻车地危险。弯道还有视线不清的特点,就是在入弯前,司机可能不清楚拐弯之后的情况,高速入弯增加驾驶的危险系数,所以最好不要在进入弯道后才刹车。
正确方法:正确的刹车应该在入弯之前完成,在弯道中保持匀速运动,这时最好不要用空挡,因为入弯前已经减速,可以适当降低挡位,用低挡位完成弯道行驶。出弯之后,再加速行驶。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我们日常的驾驶,就是在专业的汽车赛道上,赛车手们为了更稳定的控制赛车,也都是利用直道的末端减速。
19.不看后视镜
傻瓜行为:只看前面,不看后视镜。
影响:忘记看后视镜是很多新手司机通病,一般新手开车比较紧张,除了目不转睛的看着前面的路况,就只想着自己的动作,总是忘了观察周边的情况。在对新司机的抽样调查中显示,有60%的第一次事故都是在停车场发生的。发生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司机没有看好周边的环境,特别是不会合理的运用后视镜。
在公路上行驶也是一样,只要你想并线,或者说偏离原来的行驶路线,首先应该做的不是转方向盘,而是看后视镜。并线是诱发交通事故一个主要行为之一,为了确保安全,一定要确认后面有没有车辆,再并线超车。这些观察都是通过后视镜完成的,所以在正常的行车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后视镜,不顾后面情况就是不顾及自己的安全。
正确方法:后视镜应该在汽车上路之前调整完毕。车外两侧的后视镜,在保证看到车身的同时,尽量分向两侧,能观察到更多的事物。视平线保持在后视镜的上面三分之一位置,留出更多空间观察路面的情况。车内后视镜要对准后挡风玻璃,观察车正后方的情况。
在倒车时,确认正后方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要同时兼顾左右两侧后视镜。在正常行驶中,要特别留意自己要变更方向一侧的后视镜,确认安全后,加速并线或完成超车。
20.颠簸路面不减速
傻瓜行为:高速冲过颠簸的路面
影响:颠簸的路面对汽车有四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对轮胎的影响,轮胎是汽车唯一和地面接触的部件,地面上的所有变化,首先受到影响的都是它,轮胎属于易损件,汽车行驶的路况,会直接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但良好的驾驶技术可适当化减路况对轮胎的影响,这种驾驶技术就包括在颠簸路面上对车速的控制能力。第二个是对悬挂系统的冲击,高速行驶的汽车在颠簸的路段,悬挂系统受到的冲击,会比正常行驶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严重影响减震器、弹簧、支架等部件的使用寿命,强烈的冲击甚至会撞伤底盘(俗称‘托底’),对车底的刹车管路、油箱、油管、排气管、发动机油底壳都有威胁,这种威胁同时直接关系到汽车的行驶安全。第三方面就是舒适性,这是所有坐车人的第一反应,颠簸的汽车会让人很不舒服,还会扬起车内沉积的灰尘,污染车内空气,影响到车上人员的健康。最后一个影响就是汽车的振动对车上个部件的影响,特别是电子设备,比如音响系统,虽然音响系统设计时就有明确的抗震系数,但剧烈颠簸的汽车还是会伤害到音响播放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所以在通过颠簸路面的时候,一定要减速慢行。
正确方法:和过弯减速一样,减速要在正常行驶的路段完成,在进入颠簸路段的时候,要靠惯性慢慢通过,不要在轮胎通过障碍物的瞬间刹车。如果是人工减速带之类,没有贯通整个道路的一字形障碍,最好一侧轮压着过去,另一侧轮胎走正常路面。如果是马路牙子一样不能绕开的障碍,要一个轮先上去,另一个轮再上,这样也可以减少障碍物对汽车的冲击。
21.打死方向
傻瓜行为:把方向盘打死
影响:在驾校学车的时候,“把方向打死”是很多教练最常说的一句话,既然驾校的教练都没有反对,打死方向还会有什么问题呢?在驾校教练首先要保证你的操作是规范的、安全的,其次考虑的才是油耗和磨损问题。另外,对于以前驾校普遍使用的没有转向助力的车型来说,打死方向造成的影响只是转向机齿轮上的磨损,危害不大,甚至为了操作的完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教练的“指挥”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现在大多数的液压助力转向车型来说,影响就大了。方向盘长时间处于转向至极点的位置,主要的危害是会造成转向助力泵的损坏。当转向打尽或者打得太快会造成转向助力泵油压瞬间过高,导致泵体皮豌破裂,毁坏助力泵。结果将是转向助力系统失灵,方向盘转动困难(比没有助力的车型还要费劲)。
还有一个方面的危害就是前轮转到一个极限之后,主轴端可能会碰触到控制臂端,如果你的汽车在方向打死之后能听到“吱吱”的响声,一般就是这种原因造成的。所以现在有些车型加装了转向过度的保护系统,当汽车方向打死超过5秒钟之后,发动机会自动熄火,从而达到对转向助力系统的保护。如果你的汽车因为方向打死而熄火,千万不要以为是什么故障问题,这是对你爱车的保护。
正确方法:当转向打到极点之后,稍稍回一点,就可以避免助力液压力过大的问题。不过您也不用为自己以前的操作担心,短时间或者偶尔的打死方向,对车辆不会有致命的伤害,只要在以后注意就可以了。
22.短途行车
傻瓜行为:汽车总是行驶很短的路程。
影响:对于多数车主来说,如今的汽车只是一个代步工具,多数的时间都是开车从家到单位,如果你的家离单位不是很远,也就是汽车多数时间是在短途行驶,这对汽车是非常不利的。就像我们说过的暖车一样,汽车最佳的工作状态需要一段行驶时间的预热才能完成。而经常在很短的一段路程内行驶,汽车多数时间是处于预热的状态,当汽车进入最佳工作状态的时候,已经到达了目的地了。
而这种预热状态时的问题我们也提到过,冷车状态会增加油耗;达不到最佳的工作温度会影响机油的润滑效果,增加磨损;长时间低温运行还容易产生积炭。这都是短途行车对汽车产生的不利影响。
正确方法:如果单位离家很近的情况下,建议最好步行或者骑自行车上班,即环保节能,又锻炼身体。如果有必要开车上班的话,最好利用周末或者空余时间出去跑跑高速。带着朋友、家人到郊区去玩一玩,适当的高速行驶有清理积炭的效果。磨合期的新车,更忌讳长期短途行驶,磨合就要对各个挡位进行充分的运用,不能长时间停留在一个速度或者一个挡位,适当跑跑高速,对新车是非常必要的。
23.长时间高转速行驶
傻瓜行为:长时间在高速路上跑高速
影响:现在的家用轿车一般的最高设计时速在km/h左右,而我们常说的高速行驶是在km/h以上,这个速度其实对汽车发动机本身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如果长时间高速行驶就要注意了。
首先高速行驶会增加油耗,汽车的经济时速在80至90km/h,如果速度高于km/h油耗会明显增加。对于汽车本身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高速行驶引发的高温带来的,这种高温影响最直接的是车轮,高温会让轮胎的内部压力增高,影响汽车的舒适性,关键是增加轮胎爆胎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急刹车的情况下,急刹车时会使胎内的“容量”变小,单位面积的“压力”剧增,极容易发生爆胎,此时轮胎有伤的地方便会成为“突破口”,产生爆胎。高温同时还会影响到车上的其它设备,引发自燃、水位升高等问题,所以尽量不要让汽车长时间在高速路上不间断行驶。
正确方法:在高速路上行驶5至6个小时,最好找个阴凉的地方,让汽车休息5分钟。停车后不要立即关闭发动机,让汽车处于怠速状态,运转1分钟。特别是对于涡轮增压的车型,更要注意,长时间工作的涡轮增压机会因为迅速冷却而变形,经常这样使用会影响涡轮增压机的寿命。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轮胎压力过高,也不要用冷水浇或者放气的方式来缓解,把车停在阴凉地方休息一会就可以了。
24.空挡滑行
傻瓜行为:利用空挡滑行
影响:空挡滑行是很多老司机总结的经验,目的是通过滑行达到节油的目的。对于老款的化油器汽车,空挡滑行理论上是可以省油的,但对于现在广泛使用的电喷车,并达不到节油的效果。电喷车的行车电脑中都会存储“减速断油”的程序,比如车辆以转/分高速运转,在司机突然松开油门,车速降低,发动机转速下降的情况下,行车电脑会控制喷油嘴做出“减速断油”的动作,此时缸体内没有燃油喷射和燃油燃烧。这样的情况相当于“让车辆带着发动机转动”,当发动机转速降到0-转/分(不同车型的具体转速不同)时,喷油恢复正常。如果是在正常的行驶情况(减挡减速)下,从“减速断油”到“正常喷油”的过程是有一段时间的,这段时间实际上是比较省油的。但是如果突然在高速(比如转/分)时挂到空挡,此时发动机转速会立即跌到怠速状态,行车电脑会控制喷油嘴开始喷油,这样就缩短了上述过程,油耗实际上是在增加。自动挡车空挡滑行的弊处就更明显了。挂空挡(N挡)滑行时,由于汽车行驶速度和发动机转速的不同,会导致自动变速箱内的液压管路中的油压不足,不仅会增大摩擦力、降低润滑效果,同时还将损害自动变速箱内部的摩擦片。
除了上面说到的影响,在空挡滑行还会威胁到汽车的安全。由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体处于脱离状态,所以“内部制动”效果消失。在两车之间距离较近,前车出现紧急情况停车时,如果后车是空挡滑行,那后车就只能完全依靠车轮的制动系统,此时后车最容易出现追尾。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司机只能踩完制动后“听天由命了”。正确方法:汽车在正常行驶时,尽量不要让车挂在空档上,减速时应该随着速度降挡,这样即可以达到刹车效果,又可以随时保证充沛的动力。
25.“开锅”后立即熄火
傻瓜行为:汽车水箱“开锅”之后,马上熄火停车,加水。
影响:夏季天气热,水箱出现“开锅”是很多车型的普遍现象,“开锅”会导致汽车发动机散热不良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容易造成许多故障,甚至恶性故障。例如发动机可能会出现“拉缸”、“抱瓦”、机械磨损加剧、机件变形、冷却水管爆裂等现象。如果你的汽车“开锅”了不要立即熄火。要知道:发动机之所以开锅是因为水套内水温度过高,也就是罐套、缸壁、气缸盖的温度过高。若此时熄火,机件都处于膨胀状态,各配合间隙很小,熄火后会造成有些软金属脱落,有的甚至会造成粘缸。所以发现开锅后,不要立即熄火。即使熄火了,也不要立即加水。因为此时发动机的温度很高,马上加凉水极可能造成气缸盖开裂等现象。另外,散热器内水沸腾后,内部有一定的压力,此时若立即打开散热器加水口,热水会向外喷出,造成人员烫伤。
正确方法:发现水箱开锅后,应该把车停在阴凉的地方,让车怠速运转一分钟,待水温有所下降不再沸腾时,再用湿毛巾做垫手,先把散热器加水盖拧开一挡,放出水蒸气,稍待片刻再全部打开。同时要将脸部避开加水口上方,防止热水喷出烫伤脸部。加冷却液的时候,最好加装和水箱中型号相同的防冻液,不要随意加水,除非在没有防冻液的时候做紧急处理,回到维修厂之后要及时更换成防冻液。
26.给高温的发动机浇冷水
傻瓜行为:为了清洁发动机或者冷却发动机,直接给发动机上浇冷水。影响:为了清洁发动机上的油污,很多人在洗车的时候习惯用高压水枪直接冲洗发动机,这是一个不太好的习惯。虽然发动机本身是机械部件,但很多附属配件电子产品,比如分电器、行车电脑、高压线、蓄电池等都是用电的,怕水是所有电子产品的共性,用高压水枪冲洗发动机舱很容易造成短路故障,造成车辆不能正常启动,甚至电器的损害。所以最好不要用水直接冲洗。
如果是为了给发动机降温而往发动机上浇水就更危险了,前面我们刚刚说过了汽车水箱“开锅”之后不能直接加凉水,更不用说往发动机上直接浇水了,这种方式同样会因为发动机机体的温差变化过快而变形,甚至可能出现缸盖、缸体之间的破裂造成损失。
正确方法:发动机的清洗最好到专业的汽车维修单位进行,如果想要自己清洗,市场上也可以买到专业发动机清洗剂,去污、去油的效果都很不错。如果买不到专业的发动机清洗剂,普通的化油器清洗剂同样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不过使用中一定要注意,这种清洗剂的压力很强,不要让清洗剂溅到自己眼睛里。
27.超载、超速行驶
傻瓜行为:开超速、超载的汽车
影响:汽车和所有的机械产品一样,都有自己的极限承载能力,超过这个极限就有可能出现危险。超速行驶,轮胎和发动机受到的影响最大,电影《头文字-D》中,藤原拓海就是因为超出了“86”所能承载的速度极限,而造成发动机报废的。虽然这是电影中的情节,但这种现象是的确存在的,高速会让发动机的磨损增加,热量增加,当增加到发动机不能承受的时候,出现问题也就是必然的。
轮胎也是一样,任何一条轮胎都有自己的最高工作速度,超出这个速度轮胎的摩擦力、抗爆性、温度都会不能控制。在高速行驶时,如果出现爆胎的话,汽车会瞬间失去方向控制能力,这是非常危险的。
超载和超速的危害差不多,发动机和轮胎的压力都是首要的,超载还会增加变速箱的磨损,汽车的载重超过一定范围,就需要发动机利用高转速、高扭矩输出必要的动力,而这部分强大的动力,又要靠变速箱传递到轮胎上,所以变速箱的磨损会大大高于平时驾驶。除此之外,超载和超速对刹车的影响也不小,主要是增加的刹车距离,如果您的爱车也超速、超载了,那你要小心了。
正确方法:汽车无论在什么条件下行驶,一定不能超过汽车设计的最高时速,和最大载重量。在车速上尽量和最高时速保持一定距离,不要试图超过厂家的设定值。偶尔达到汽车载重的上限到能接受,但不能长时间行驶,也不能走比较颠簸的路段。
28.高速行驶开车窗
傻瓜行为:为了节油在高速路上开窗不开空调
影响:空调是汽车上的耗能大户,一般中小排量的汽车一开空调会明显感觉动力有所下降,所以很多车主为了省油,只开车窗,不开空调,其实这种做法不是完全正确的。汽车在行驶中发动机要克服地面的摩擦力、汽车的自重和空气的阻力才能前行。在起步阶段,汽车前行的主要阻力来自地面的摩擦力和汽车的自重,而汽车行驶到一定的速度,自重本身会形成一种惯性,就不再是主要阻力,此时摩擦力的影响也不是很大,空气是汽车主要的阻力,特别是在高速状态下。世界最著名的汽车赛事——F1方程式赛车,就是汽车工业应对空气阻力的代表。现在普通的民用轿车也都在高调宣传自己的风阻系数,这是节油的首要环节。
而在高速行驶时,打开车窗会大大增加汽车的风阻系数,就像带着一个降落伞在跑一样,因为风阻增加的油耗,远远要大于空调增加的油耗,同时还会增加风噪,让车里的人很不舒服。
正确方法:在拥挤的城市中,由于车速不高,可以采用开窗的方式来调节车内的温度,在郊外开窗呼吸一下大自然清新的空气也是非常惬意的。但在高速路上,平均车速很高的情况下,为了节油,请您最好关上车窗,打开空调。天窗除外,因为天窗上产生的是负压,就是往外吸气,不会增加汽车的风阻,起码增加的很少,可以放心使用。
29.压路肩
傻瓜行为:汽车压上了马路牙子
影响:路肩就是我们习惯称呼的马路牙子,不会有司机故意到上面蹭一下,可如果你留意一下路边的汽车,多数汽车的轮胎、轮毂都有蹭伤的痕迹,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车主不小心、大意造成的。
现在的轿车普遍使用的都是子午线轮胎,这种轮胎内有网状交织的钢丝线,防止轮胎的变形,同时化解地面或者轮胎内部的压力变化。但这种钢丝网都分布在轮胎的正面,在轮胎侧面的胎壁上并没有,如果胎壁和路肩发生摩擦之后,产生了裂口,那轮胎就只能报废了。就算没有漏气还能使用,这个轮胎也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时,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爆胎,造成事故。
不只是轮胎,对于轮毂也是一样,车轮是高速转动的圆形部件,轮毂和路肩摩擦之后,很容易造成轮毂失圆,或者偏重。大家都知道圆形转动的物体,如果失去了圆心,转动的时就会产生跳动,车轮也是一样,会影响汽车的舒适性,跳动还会增加悬挂系统的故障率和刹车系统的制动效果。危害同样很大。正确方法:贴着马路牙子停车的时候,要保持安全距离,特别不要猛打方向,保证轮胎和路肩平行停放。如果需要上到台阶上,先斜着面向路肩,在轮胎和路肩接触前摆正轮胎,保证和路肩垂直,前两个轮胎上去后,按正常方向行驶就可以了。如果轮胎或者轮毂被路肩刮伤,要及时检查,有危险的轮胎换到备胎上,轮毂需要做动平衡,不能使用的轮胎、轮毂要及时更换。
30.穿着高跟鞋开车
傻瓜行为:穿着高跟鞋开车
影响:高跟鞋几乎是所有女士的喜好,不过穿漂亮的高跟鞋开车就没那么好了。手动挡车型,司机脚下有三块踏板,分别是离合、刹车和油门,这三块踏板的设计都是以脚跟为轴,用前脚掌蹬踏的。如果司机穿的是高跟鞋,前脚掌已经绷直了,就不能再依靠踝骨的弯曲来完成踩踏动作了。穿着高跟鞋开车,就只能靠整个腿部的动作来完成操作了,这样不仅增大了操作的幅度,容易产生疲劳,更是极不安全的隐患。
正确方法:最好穿平跟鞋开车,如果有些场合必须穿高跟鞋的话,可以在车上备一双平跟鞋开车用。出于人性化设计,现在很多汽车在司机座椅下都加装了备用鞋盒,女车主可以选一双舒服的平跟鞋放在车上,就不用为开车选鞋发愁了。最理想的开车鞋应该是平跟、薄底、防滑的,鞋帮的高低无所谓,关键是要舒服。在特殊情况下,司机只有一双高跟鞋,可以光脚开车,毕竟安全最重要。
31.自动挡等于不用换挡
傻瓜行为:开自动挡的汽车永不换档
影响:在中高档的汽车中,自动挡的汽车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很多人也越来越喜欢自动挡的车型,不用在频繁换挡,让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们感到驾驶轻松了很多。
但自动挡的车型并不是永远不用换挡了,自动挡是根据车速和油门的变化自动调整挡位的,而在路上行驶有很多特殊情况自动挡的行车电脑是分辨不出来的,所以现在自动挡的汽车一般会有雪地模式(*)、运动模式(S)等人工辅助模式,帮助汽车完成特殊路况的行驶。另外,一般的自动挡车型还有3挡、2挡甚至1挡等位置,这些挡位一般是在上坡路段,起到限制汽车增挡的作用。如果你的自动挡爱车,经常使用这些功能的话,说明你已经调动了汽车上的每一个细胞,如果你没有用上这些功能,说明你对汽车还不够了解。另外,合理的运用空挡还可以达到节油的目的,比如在长时间停车的时候,推到空挡(N),拉上手刹,会切断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此时比在“D”挡,会引起ATF自动变速器油过热而影响油质。如果断时间停车的话,可以保持“D”挡,因为每次移入N挡再移入D挡前进时,自动变速器内的各工作组件都会重新组合,有组合就有冲击,天长日久必会使各零件提前达到磨损极限。切记,不要在行驶中利用空挡滑行,我们前面说过,这样不会省油,还会增加变速箱的磨损。
正确方法:雪地模式和运动模式就不用详细说了,从名字上车主就可以了解这些功能的用法,关键要养成使用的习惯,不要让自动挡的车真的成了“傻瓜车”。注意发挥自动变速箱的每一个功能,还要学会合理运用空挡。
正确方法:关键还是蓄电池的日常检查工作,如果是普通型的铅酸蓄电池,特别要注意平时的清洁工作。要注意检查极柱和夹头是否连接紧固、有没有任何腐蚀和烧损、还要检查排气孔有无堵塞、电解液是否有所减少,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启动汽车时每次启动时间不应超过3至5秒,再次启动间隔时间不少于10秒。如果汽车长期放置不用,应先对车进行充分的充电。同时每隔一个月将汽车发动一次,保持中等转速运行20分钟左右。否则,放置时间太长,将难以启动。一般的免维护蓄电池也要经常检查工作情况,出现问题要及时更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