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高处坠落致颅脑损伤,杭州脑康用爱守护
“看似温暖安全的家,其实并非%安全”。临床上,50%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在家中,其次才是学校、幼儿园、街道和公路上。
每逢假期,看到新闻里增多的儿童跌落、坠落信息都让人十分揪心,这些孩子正处于神经系统生长发育时期,从高空坠落、头部直接着地等极易造成颅脑损伤,而跌落后的脑部受伤更是导致其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
除了加强安全教育做好防护外,当意外发生后,及时的康复治疗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人生。
两岁半幼儿高处坠落,重型颅脑损伤意识不清两岁半的小依依今年6月7日不小心从家里三楼(约10米左右)摔下,前额着地,随即出现神志模糊,家人医院就诊,入院行头颅+胸部+右肩关节CT示:右颞额部急性硬膜外血肿;两侧。额叶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颞额骨骨折;两侧头皮血肿。右肱骨外科颈骨折,两下肺索条影。病情危重,医生当即进行气管插管后转儿童重症监护室治疗。
6月15医院进一步就诊,6月24日,在小依依病情稳定后,经过慎重考虑,也为了小依依今后能更好更快地康复,家人多方了解,在得知杭脑在脑及神经重症康复方面的专业性后,决定把她转到我院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
入院时意识不清,有自发睁眼,呼唤无反应
四岁女孩不慎摔落,弥漫性轴索损伤意识不清无独有偶,四岁的萱萱今年5月27日的时候也在家里不慎摔落,家人发现时已经神志不清,两侧头皮血肿,医院,入院行头颅CT示:右侧额叶脑挫裂伤,右侧额部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额颞骨、右顶骨多发骨折,颅内少许积气,双侧广泛头皮血肿。5月31日,头颅MRI显示:两侧额叶皮髓质交界区、胼胝体多发异常信号,提示弥漫性轴索损伤,右侧额叶脑挫裂伤,右侧额部硬膜下血肿,双侧广泛头皮血肿。
受伤后,萱萱的意识不清状况让家人分外着急,看着平时活泼的女儿此时无精打采地躺在病床上,萱萱妈妈的心里又是自责又是焦灼。所以在了解到杭脑对于意识障碍患者昏迷促醒有着丰富的成功经验后,萱萱妈妈立即决定马上转院。
6月1日,在萱萱发生意外的5天后,她来到了杭脑,萱萱妈妈的这一决定,也为萱萱后期的康复创造了先机!
入院时,意识不清,自发睁眼,
四肢散在自发活动
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中重度颅脑损伤患儿早期康复介入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这也正是我院李景琦院长一直倡导的“早期康复改变命运,晚期康复改善残疾”理念。
科学康复治疗,重获满满生命力经过药物结合高压氧、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运动疗法、平衡功能训练、手功能训练、作业疗法等一系列杭脑科学的康复治疗,小家伙们一个个又变得能哭能闹,爱和医生护士们撒娇。
小依依成了医护手心的宝
氧护纯质生命高压氧治疗,让萱萱重拾灿烂笑容
萱萱妈妈还感慨到:“受伤前萱萱可不敢在人多的地方唱歌跳舞,现在胆子都比之前大了~”
医院门口成了萱萱的小舞台
当她们一个个恢复健康出院时,医护人员们也是既开心又不舍,医患之间早已被爱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出院时,小依依迟迟不舍得离开萱萱出院时,意识清,可自己行走,言语清晰
杭州脑康,用爱守护天使笑容对于儿童患者,我院医护团队格外重视。除了在康复治疗方案上联合多学科讨论制定,用药方面也格外细致之外,医护人员每一个真心的微笑,每一声轻声的问候,每一次亲切的问诊,都体现着杭脑“朋友一样交往,家人一样温暖”的理念。
看着一个个不慎坠落的小天使在杭脑科学的治疗下,重新恢复了生机;在医护人员爱的呵护下,重新展露了笑颜,这让每一个走在康复治疗这条不甚坎坷道路上的杭脑人,脚下的步子都迈得越发坚定了!
回家后的“追风女孩”萱,真好!
杭脑专家温馨提醒如何预防孩子高空坠落?1、避免将孩子一个人放在家中孩子天生好动且好奇心重,没有大人的陪同下缺乏安全意识很容易造成悲剧,所以家长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将孩子一个人留在家中。2、窗户上安装防护栏无论家里住几楼,在窗户阳台等地方都需要装上防护栏。3、向孩子灌输安全意识要让孩子知道人是不能从高处跌落的。可以用玩具模拟高空跌落的场景,让孩子意识到危险性。4、窗户边不放置杂物窗台边放置太多杂物很容易被孩子当做垫脚石去观望窗外的风景,也容易造成坠落。一旦发生高坠如何急救?1、不轻易进食:如果发现孩子有呕吐、尿血的症状,一定要停止给孩子进食,并及时清理孩子口鼻处的呕吐物。2、不轻易搬动:发现孩子全身无力时,不要随意搬动孩子。3、及时固定:发现孩子的手脚可能有骨折、脱臼现象时,应立即用绷带或夹板绑住固定,不要移动或搬运孩子,在没有夹板或绷带时,可用围巾、皮带、绳子等代替。4、垫上软物,及时送医:在给孩子固定之前,最好在骨突处垫上棉花等软物,防止突出部位皮肤磨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