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兖州地方历史讲座之一大革命和土地
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共兖州地方党组织的创建及活动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
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给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像光芒万丈的灯塔,指引着中国革命的航向,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从此,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胜利的道路。
党的“一大”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地方组织在斗争中逐步建立和发展壮大起来,并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和带领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斗争。
一、中共兖州地方党组织的创立及发展
中共山东区地方执行委员会驻地旧址
从年起,中共济南地执委、山东地执委、山东区执委和山东省委,先后派遣共产党员,分赴各地,开展群众运动,发展共产党员,筹建党的地方组织。这样,在大革命时期,兖州及周围地区就开始有了共产党的活动。因为兖州是鲁南、鲁西南的交通枢纽,津浦铁路在此建有重要车站,铁路产业工人比较集中,在我党领导的山东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深受压迫剥削之苦的兖州铁路工人首先觉醒,并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年春,山东区执委根据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精神,按照“在一切工人组织,农民协会及革命的知识分子团体里组织我们的支部和党团”的指示,在兖州铁路系统先后接受了部分产业工人和苦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建立了中共山东区执行委员会直接领导下的支部,在铁路工人中开展活动。以后随着山东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群众运动的蓬勃发展,党的影响在兖州地区逐步扩大,党组织的活动首先在接受了马列主义的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开展起来,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乡师校门
年11月,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该校于年1月改称山东省立滋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以下按不同时期分别简称四乡师或滋阳乡师)在原山东第二甲种农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随着“四乡师”的建立,一些从事革命活动较早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的进步学生先后来该校任教。其中谷静默、孙铁夫等人在来兖前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在四乡师以教书为掩护,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传播马列主义,领导学生运动,秘密开展党的工作,发展党的组织,努力扩大党的影响。年8月,谷敬默、孙铁夫2人首先介绍该校进步学生渠毓柏、程念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渠、程入党后,为了发展党的组织,扩大党的影响,利用公开合法的身份,在校内领导组织了“社会科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消费合作社”等党的外围组织,向学生推荐进步书刊,宣传马列主义,团结广大师生,引导青年学生逐渐接受马列主义,并按照党的指示培养发展其中的先进分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渠毓柏等领导的“社会科学研究会”,通过党的地下关系,先后从上海的“三联书店”和我党设在保定的秘密书店,分别购进了《国家与革命》《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列著作,以及鲁迅、田汉、邹韬奋等编著的进步书刊,提供给青年学生阅读,使先进思想在校内得到广泛传播。同时因势利导,引导他们探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使他们接受并信仰马列主义,从而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乔海秋
年2月,四乡师一级学生乔海秋由王福鸿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不长时间内,乔海秋又发展李又邨等10余名同学加入了党组织。于下半年成立了中共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支部委员会,隶属于中共山东省委。乔海秋任支部书记,单绍曾任组织干事,李又邨任宣传干事,支部下设两个党小组。这是兖州创建较早的党支部之一。
段雪笙
年2月,段雪笙受党组织的委派,由北京来到兖州,在滋阳乡师以教书为掩护,秘密从事党的工作。他利用讲课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向青年学生介绍和提供进步书刊,传播马列主义,激发他们的革命热情,信仰马克思主义,树立共产主义信念。
张月衡
年下半年,段雪笙培养和发展了为数极少的女学生之一的张月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兖州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张月衡入党后,在段雪笙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后与段雪笙结为伴侣。他们二人在兖州期间为党的建设及发展做了大量工作,红军长征胜利后,又介绍了一批青年学生奔赴延安,参加党领导的抗日救国斗争。这时,他们把自己的家当成了介绍青年去延安的“接待站”。他们节衣缩食,把全部收入都用到了革命事业上。凡去延安的青年到他家,段雪笙即给他们写介绍信,张月衡则为他们安排食宿。为使这些青年学生顺利到达延安,除向他们介绍路线交待注意事项外,还要给这些青年做两身便衣,并千方百计为他们筹集路费。而他们自己则始终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年因党的工作需要离开兖州时,两人几乎一无所有,甚至连件象样的衣服都没有,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高贵品德。
秦和珍
年底,滋阳乡师学生秦令璞(秦和珍)高鸣宇杜平周分别由乔海秋等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时滋阳乡师中的共产党员已发展到20多人,并建立了5个党小组。年乔海秋毕业离校后,由秦和珍继任支部书记。党的外围组织“社会科学研究会”等的工作,则由孔繁阁接替。年7月,秦和珍毕业离校后,由孔繁阁继任支部书记。这个时期,滋阳乡师党组织的活动十分活跃。
王镜如
年,滋阳乡师党组织在“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影响下,组织和领导了持续一个多月的抗日罢课斗争(其斗争情况另题叙述)。后由于国民党当局的疯狂镇压,滋阳乡师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孔繁阁、王亚朴被迫回家乡濮阳。但是滋阳乡师中的共产党员并没有在国民党当局的高压下低头,党的活动并没有停止。青年学生王镜如、李传文又接替了滋阳乡师党组织的工作,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于当年8月,又培养发展了青年学生张健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由他担任“社会科学研究会”的领导工作,继续利用各种方式传播马列主义,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滋阳乡师党组织更加活跃,在学校举行的“时事座谈会”上,段雪笙宣传阐述了我党的抗日主张,并强调抗日救亡一定能取得胜利,从而消除了人们对形势的迷惑疑虑,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为后来大批青年学生参加抗日队伍打下了基础。
年底兖州沦陷前,滋阳乡师南迁,并与别的学校合并,原滋阳乡师的共产党员则在新的环境中继续坚持斗争。
从年至年的10年间,兖州地方党组织是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她传播了马列主义,扩大了党的影响,领导和发动了广大青年学生及人民群众,进行了一系列抗日救亡运动,培养了许多优秀共产党员,造就了一批领导干部,在鲁南、鲁西南地区共产党组织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滋阳乡师党组织培养发展的一些党员,大都成了他们家乡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通过他们的艰苦斗争建立并发展了当地的党组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了艰苦的革命斗争。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滋阳乡师党组织教育和影响的青年学生,大都参加了我党领导的抗日队伍,走上了革命道路。解放后他们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其中担任省和地(市)级的领导干部即有近百人。
二、兖州地方党组织领导的学生运动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袭取沈阳,驻沈阳及东北各地的国民党部队在蒋介石“绝对不抵抗”的命令下,撤退到山海关以南,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中华民族的存亡已到了紧急关头。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号召全国人民武装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北平(北京)、天津等地学校的爱国学生为了抗议蒋介石的卖国投降主义路线,纷纷组织起来,掀起了向南京政府请愿,敦促蒋介石抗日的高潮。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山东省委及时进行了讨论,通过了决议案及宣传大纲,印发了《告山东工农劳动群众及学生书》,同时分别指示各地党组织,把握这一事变的前途,加紧领导反帝运动。北平学生南下请愿,极大地影响了津浦铁路沿线的青年学生。在此形势下,中共山东省委直接组织了青岛、济南、曲阜、济宁4处的学生到南京请愿的斗争。四乡师和曲阜二师党组织按照省委的指示立即行动起来,发动了索车南下向南京政府请愿的斗争。
为了壮大力量,大造声势,保证胜利,他们决定联合兖州周围的兄弟学校一起行动。于是以学生会的名义发出通知,约请曲阜二师、泰安县师、泰安省立三中、济宁第三职业学校、济宁省立七中、曲阜明德中学7校学生,齐集兖州,决定共同索车南下,并商定由学生会及各校代表组成“南下请愿指挥部”,下设宣传组、外交组(又叫向站方交涉车辆组),还选拔了30多名骨干组成敢死队,准备在向站方交涉车辆不成时夺车南下。四乡师党员学生渠毓柏、程念慈等参与领导、指挥了这次行动。经过三四天的紧张准备和组织发动,大家斗志高昂,热血沸腾,同学们都抱定了为国牺牲,为抗日捐躯的决心。
兖州火车站
12月16日清晨,请愿学生迎朔风,冒严寒,壮怀激烈,浩浩荡荡奔向兖州车站。傍晚,7校学生共多人在兖州车站聚齐。津浦路兖州车务分段段长王有容等早已闻风而逃,车站人员及火车司机也都躲了起来。据此,请愿指挥部打电报给南京政府和蒋介石,申明南下目的,要求派车接请愿团赴京。这时有人找来了一个副站长,指挥部要他派车,他不敢作主,遂致电请示南京政府铁道部,回电曰:把列车砸了也不能去(南京)。事已至此,学生们只得决定夺车。当他们看到次特别快车由北向南驶来时,敢死队全体队员马上勇敢地跑上去卧了轨。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同学也趴到冰冷的铁轨上。车被截住了,宣传组立即登车,分头向旅客进行宣传,说明请愿团南下是为了要求政府出兵抗日,是爱国的举动,当局不给车,我们只有截车。旅客们听后很受感动,纷纷下了车。随即请愿学生全部登车。但火车却不开,因这列车挂着一节“万国邮车”,站方怕引起国际纠纷,要学生们下车。双方僵持不下,一会儿,那个副站长也跑了。这样津浦路交通中断,铁路电报电话也完全断绝。南下列车滞留泰安,北上列车滞留滕县、临城(今薛城)。如此4昼夜,至18日,兖州已滞留北上旅客四五百人,其中有国民党军上将刘峙的代表刘辉扬。
事态越来越严重,韩复榘乃令驻兖州的二十二师师长谷良民派兵乘铁甲车前来镇压。学生们毫不畏惧,反而趁机向军警们讲演,宣传抗日,并高呼:“革命的士兵们,调转你们的枪口,对准我们的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并在车站张贴“打倒国民党”“拥护苏维埃”等标语。同时指挥部派出部分学生,三五人一组分头到兖州城里和附近乡村宣传南下请愿的意义,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夜晚,大家冒着刺骨寒风,露宿车站。
鲁南七校截车事件场景
18日晨,国民党第十五路军总指挥马鸿逵与张学良的代表王树翰乘专车到达兖州。学生们立于路轨上不准开车,并包围了马鸿逵。学生们要他“代为向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交涉,拨给车辆,准其入京”。马鸿逵用长途电话与韩复榘联系。韩复榘答复“可在兖州就近设法”。马见无办法,于是叫学生继续登所扣次列车,等待马鸿逵的专车开出一站后,再行南开。学生们当即登车,因车少人多,仅容纳一半人,其余拟等待另一次列车到兖时再行登车。12时5分,马鸿逵的专车开出后,学生们所乘的次列车仍然不开。这时,学生们才知道上当。
是日晚,韩复榘令泰山号钢甲车于10时半开往兖州,接运包括刘辉扬在内的数百名旅客去济南。19、20日两天,又继续在济南、临城(今薛城)间,来回运送滞留在各站的旅客,但仍然不给学生派车。
与国民党反动派恰成鲜明对比的兖州广大工农和工商界人士,他们为学生们的爱国热忱所感动,一连几昼夜主动前来送水送饭,关心学生生活,极大地鼓舞了爱国学生。尽管天寒地冻,风餐露宿苦不堪言,病者甚多,但学生们的斗志仍然十分旺盛。
19日,自南京北返的平津和济南的请愿学生抵兖,与四乡师、曲阜二师等7校学生会师,双方代表在车厢里召开了联席会议。会上,平津学生代表报告了在南京请愿的情况后指出:蒋介石已对请愿学生下了毒手,学生中有的被捕,有的失踪,有的被特务装入麻袋投入长江淹死。“爱国有罪”再次得到证明,和平请愿已无济于事,同学们不必再去南京了。会上商定,7校学生暂回各校休整,采取其他方式进行斗争。当晚,被学生截留的次列车南开。至此,持续5天4夜的兖州截车斗争宣告结束。
兖州截车斗争,是在中共山东省委部署和指导下,由曲阜二师、四乡师等校党组织具体组织发动的,这是我党领导的进步学生与国民党反动派对日妥协、“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的尖锐斗争。它虽未达到南下请愿的预期目的,但却提高了我党的政治威望,宣传了我党的抗日反蒋方针,震惊和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揭露了其投降卖国的反动本质和丑恶面目,同时也生动地教育了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激励他们以各种形式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抗日救国斗争。学生们的爱国壮举,为山东学生运动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与青岛、济南等地斗争一起,成为山东革命斗争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申报》报道兖州火车站卧轨截车事件
“截车事件”使四乡师党组织进一步得到了锻炼,党的活动更加活跃,党的组织更加坚强,党的队伍更加壮大,为了进一步开展对敌斗争,乡师党组织改变了斗争策略,活动方式逐步转入工厂、街道和农村,开展了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斗争。
滋阳县国民党当局对乡师共产党的活动有所察觉,他们为了获取情报,破坏革命,在乡师学生中秘密安插了一批骨干。对此,乡师中的党员已有了解,决定采取相应措施,在敌人立足未稳之际将其挤走。谷静默让乔海秋、王福鸿、渠毓柏在学生中广泛酝酿,激化矛盾,以使广大师生对这伙人不满。经过充分准备,条件逐渐成熟。年4月的一天中午,乘学生聚会时,李又邨登上桌子,向同学们宣布反动分子的破坏活动,喊出“铲除害群之马”的口号,立时群起而攻之,将反动分子石××、孙××、孟××等8人赶跑。国民党县党部闻报,派大批军警包围乡师。是日夜,抓捕了教师中的党员谷静默、赵贯一,学生中的党员渠毓柏、程念慈,并将4人押送到济南国民党山东省党部。此次斗争,由于国民党军警的镇压,加之学校党组织对此次斗争准备不足而告失败,不过党的组织却未受到严重破坏。
年“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为重要内容的一次大规模的爱国学生运动。这次运动很快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全国各地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滋阳乡师党组织积极响应,及时领导和组织了持续几十天的抗日罢课斗争。
参加这次斗争的学生相当广泛,积极分子各年级都有,学生们纷纷走向街头、车站、农村,号召各阶层人士团结起来,反对蒋介石的卖国投降政策,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这次斗争形式灵活,影响面广。他们编写《抗敌快报》《冲锋号》《农民的话》等报刊到处散发;编演《流浪记》等文艺节目,到校外演出。同时,登台演讲,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高唱“打回老家去”“工农商学兵,一起来救亡”等革命歌曲,激发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的抗日救国热情。学生们演出逼真,讲演生动,声泪俱下,台上台下群情激昂,“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复国士,坚决抗日!”的口号声响彻云宵。当时的国民党滋阳县县长周侗,驻军师长孙桐萱,承南京政府旨意,指责学生们的这种宣传“有碍中日邦交”,令师生立即停止宣传。否则,就抓人惩办。学校领导迫于当局的压力,亦阻止学生上街宣传,并警告说:“宣传立即停止,不听者开除,闹事者抓起来。”这更激起了师生们的义愤,学生们认为,宣传抗日爱国无罪,国难当头,读书何用!滋阳乡师党组织针对国民党政府的行径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抗日罢课”斗争。
一二?九运动场景
为了搞好这次罢课斗争,学校党组织在不能公开身份的情况下,帮助学生成立了以孔繁阁、张香阁、王亚朴等组成的“罢课委员会”,起草了“罢课宣言”,研究了行动计划及人员分工。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召开了动员大会。一致通过了“罢课宣言”。会后,学生们按照分工,分头到附近农村、城内各街道、车站等地散发传单、发表演讲,并派出人员到济宁、曲阜等地串联,分送、寄发“罢课宣言”及传单,以争取其他学校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此时,又接到平津和济南等学校送来的传单,了解到各地学生运动的消息,进一步坚定了罢课斗争的决心。
这次罢课斗争,不但影响到整个兖州,而且影响到全省的学生运动,有力地震动了社会。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亲临学校,对全体学生“训话”,答应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照顾,要求同学们马上复课。同学们向何思源提出了抗日无罪、抗日行动自由等问题。致使何思源之行没有达到制止学生罢课斗争的目的,学生运动反而更加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驻军师长孙桐萱及学校当局对罢课师生施展欺骗分化和恫吓压制的伎俩,疯狂破坏镇压学生运动,同时在生活上千方百计刁难师生,造成广大师生生活更加困难。县、校当局还蓄意制造恐怖,声言“学校共产党鼓动破坏”,调集大批军警包围了学校,首先搜查了教师党员段雪笙,见他一无所有,又态度从容,应付自如,终于毫无办法。但抓去了进步教师刘松塘和8名学生,张香阁、王亚朴等20余名学生被学校当局开除或勒令退学。
国民党县、校当局镇压学生爱国运动,抓捕进步师生的反动行径,激起了全校师生的极大愤怒。为保护革命力量,更加有效地开展斗争,学生会接受了段雪笙的建议,一面继续请愿,扩大宣传;一面团结进步教师复课护校,转化僵局。这样迫使学校当局不得不接受了学生们提出的部分条件,持续了几十天的罢课运动暂告平息。
这次与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遥相呼应的滋阳乡师学潮,虽然被国民党当局镇压下去了,但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深远影响是磨灭不了的,它对唤起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爱国图存、民族复兴的思想觉悟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同时在运动中扩大了我党的影响,为我党培养了大批的后备党员干部。抗日战争开始后,滋阳乡师的大批学生踊跃参加了我党领导的抗日队伍。
通过回顾兖州党组织的创建、发展及活动的这段历史,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兖州地方党组织是在白色恐怖中诞生,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成长,在同敌人的斗争中逐步壮大起来的。一大批革命先辈,为了兖州人民和全国人民的翻身解放,一生奉献无所求,留得光彩照人间。我们应永志不忘,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兖州而努力奋斗。
注:
①谷静默,河北省安次人。
②孙铁夫,四川省珙县上罗人。
③渠毓柏,山东滕县(今滕州市)人。
④程念慈,兖州城里人。
⑤乔海秋,原名乔尚涵,字海秋。泗水县东乔家村人。年由山东省立第五职业学校转入四乡师。“九?一八”事变后,曾参加四乡师宣传队,“卧轨截车”请愿斗争,后又领导了罢课斗争。年底,学业期满返回老家泗水县,积极从事党的工作。是泗水县党的早期创始人之一。年赴延安党校学习。年被派往吉林省双阳县任县委书记,后在执行任务中不幸光荣牺牲。
⑥李又邨,原名丁景宇。参加革命后,因工作需要,于年经组织决定更名为李又邨。汶上县城东门里人。生于年8月。年考入四乡师,曾参加过四乡师的“卧轨截车”及“罢课”斗争。年春由乔海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毕业后,回汶上县张楼小学任教,并以此为掩护积极从事党的活动。后任一一五师情报站长。全国解放后,先后任徐州、济南市公安局长,济南市委副书记兼市长等职。年12月底病故。
⑦单绍曾,单县人。年于滋阳乡师毕业后,先后在汶上、单县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年在家乡病故。
⑧段雪笙,贵州省赤水县人。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组织领导了“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大革命时期曾在上海、广州、四川等地从事党的工作。年病逝于四川省南溪女中。
⑨张月衡,女,兖州城里人。年考入四乡师,先后参加了四乡师党组织发动的“罢课”斗争及“卧轨截车”南下请愿斗争。后随段雪笙在山东、四川、贵州等地秘密从事党的工作。年8月病逝于湖南省临澧县合口。
⑩秦和珍,原名秦令璞,金乡县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
?高鸣宇,梁山县人。是梁山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山东省司法厅副厅长。年病故。
?杜平周,原名杜广成。
?孔繁阁,字子凌,河南省濮阳县人。滋阳乡师毕业回乡后,在家乡从事革命工作,是中共濮阳县委第一任书记。年光荣牺牲。
?王镜如,又名王仁鉴,河南省濮阳县人。曾任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长。
?李传文,山东省微山县人,滋阳乡师七级学生。
?张健飞,又名张经武,山东省泰安人。滋阳乡师七级学生,曾参加徂徕山起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黑龙江省冶金厅厅长,中共鞍钢党委书记等职。(中共济宁市兖州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济宁市兖州区委党史研究中心编)
NEWS
编辑:田钧审核:梁超终审:赵旭尚衍钊监制:刘建邮箱: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