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三叉神经痛,吃这几方一药
三义神经痛指的是面部三叉神经支配区内反复发作的短暂而剧烈的疼痛是神经痛中最为常见、疼痛最剧烈而又不易治愈的疾病。这种病多发于中老年女性,分为原发(特发)性和继发性(症状性)两种类型。通常来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由于三叉神经本身或邻近组织病变所引起的疼痛;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不表现有神经系统体征,且用各种检查并无明显和发病有关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日常生活中说话、洗脸、进食、刷牙、震动、冷刺激、情绪变化等因素都容易诱发三叉神经痛。
一般来说,该病发作前无症状,常突然起病,迅速停止。疼痛的部位严格地限于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分布区的额面部,右侧为多。而且,疼痛呈闪电式、浅表而尖锐的剧痛,常被描述为刀剂样、电灼样、火烧样或撕裂样疼痛。伴随的症状有面部潮红、流泪、流涎、流涕等症状。
防治三叉神经痛,要规律服药。疼痛消失后不能突然停药,以免引起疼痛复发;服药期间注意化验血常规及肝功能;服药有反应者应及时停换药物或改用封闭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明确病因后,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或化疗。日常生活中要少食或不食糯米等黏腻伤胃、易生痰化热的食物忌食热性食物及油腻厚味、桂圆等温热性水果,以及十全大补汤等湿热、壮阳类药膳。
马钱子没药贴
原料:马钱子30克,没药、乳香、草乌、川乌各15克,香油、清凉油各适量。
做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拌匀用香油、清凉油调成膏状。用时,取拇指盖大小之药膏摊于白布或油纸上,贴敷患侧太阳穴、下关穴、颊车穴。每次选用1~2个穴位,亦可贴敷阿是穴。2天更换1次药贴。
功效:清热止痛。主治三叉神经痛。
当归柴胡汤
原料:当归、柴胡各12克,白附子、全蝎各6克,僵蚕、川芎、白芷各10克,蜈蚣1条。
做法:将以上诸药置于锅中,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祛风止痉,通络止痛。主治三叉神经痛。
丹参粳米粥
原料:丹参3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丹参水煎取汁,兑入已煮熟的粳米粥内,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活血祛瘀,止痛。适用于三叉神经痛。
二白二黄汤
原料:生石膏15克,白附子、白僵蚕各10克,全蝎3克,生地黄20克,神曲25克,酒大黄、细辛各2克。
做法:将以上诸药置于锅中,水煎服,1日1剂,30日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熄风,通络止痛。主治三叉神经痛。
二生龙饼
原料:地龙5条,全蝎20个,路路通10克,生南星、生半夏、白附子各50克,细辛5克,酒、面粉各适量。
做法:上药共研细末,加药末量的一半面粉,用酒调成饼,摊贴太阳穴,纱布包固定,每天次。
功效:祛风止痛。主治三叉神经痛。
钩藤地龙汤
原料:钩藤、地龙、白芍各20克,秦艽、丹参、生地黄各15克,川芎、僵蚕、全蝎、木瓜、防风、白芷各10克,蜈蚣4条,甘草5克,香油适量。
做法:将以上诸药置于锅中,水煎服,每日1剂。也可用马钱子、川草乌、乳香、没药各3克,一枝篱、丁香、肉桂、吴萸、高良姜、红花、冰片、姜黄各10克,共研末,分数次调香油敷患部。
功效:祛风舒筋,通络止痛。用于三叉神经痛。
赞赏